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美国的救赎章节目录 > 愤世嫉俗——嬉皮士(2)

愤世嫉俗——嬉皮士(2)(2/2)

美国的救赎作者:且东 2017-04-10 12:51
静坐示停但他们的行动中最多被人看见和听说的,是抗议和集会。嬉皮士们知道越战中的士兵们生命垂危,想让世界帖他们的意见,就自己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了很多次大规模抗议活动,参加集会的不只是嬉皮士,还有各地的学生、知识分子、激进主义者,各阶层的市民也都来参加了。有时抗议集会的参加者有几十万之多。数以百计的反战集会起了作用,到60年代末,美国人里有65%已经持有与嬉皮士相似的反战观点。1969年美国总统答应了他们“让军队回家”的要求。

    嬉皮士对种族主义和意识形态迫害也独有所感。他们参加了民权运动,当肯尼迪总统试图通过民权法案但是没能成功时,嬉皮士越发激扬了斗志。一些嬉皮士还身体力行,建立了自己的公社,那里没有种族歧视,没有意识形态迫害,他们相信自己正为反抗这个充斥了污染、战争和贪婪的白人至上社会而战。嬉皮士公社在美国各地出现,但是没能获得普遍认可,其中大多矢年后就失败了,但是到90年代初期还有存在着的。那里没有私人财产,人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当然这个“需”是按美国社会普遍接受的基本生活水准来衡量。

    当60年代结束时,一些对种族平等有助益的新法律开始实行了。这些社会进步,倘若没有嬉皮士投身奋战是不可能轻易发生的。他们用另类信仰和实践惊呆了美国的保守中产阶级,对美国和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今天,嬉皮士付出的努力和促成的进步仍然能被感觉到,为今天和今后的年轻人做出了榜样。

    但是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团体非法吸毒、唱摇滚、到处集会示廷充分享受生命的年轻人的运动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若要恰如其分地了解嬉皮士运动,我们需要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那之前的30年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这些都促使美国人反思既有的社会现实和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战后,开始出现一个反抗既成现实的运动。诗人阿兰·金斯伯格也许可以被视作这场运动之父,还有其他一些诗人、作家。他们写出他们的困惑,抗议他们眼睛里的世界出现的毛病。这些诗篇不只用来朗诵,也经常通过音乐来表演。到50年代,街上咖啡馆多起来了,敏锐的诗人们在咖啡馆聚会,交流思想。就是今天也还有很多咖啡馆里可以朗诵诗篇。爵士乐俱乐部也是一个聚会场所。从这些地方,冒出了“Beatniks”这么一类人,他们的典型外貌是穿着破旧的衣裳,蓄着夸张的胡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戴着墨镜。这些人拒绝妥协。60年代初,Beatniks衰微了,那以后就开始了嬉皮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