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赛马不相马,民办教育期待观念转换(2/2)
《大困惑》作者:且东 2017-04-10 13:05
。选贤举能就是要不拘一格、“赛马不相马”,不让马儿在赛场上驰骋一番,单凭着马的面貌就武断地做出“骐骥驽劣”的结论,既对马不公平,也让人不得不怀疑伯乐的水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不过民办大学生找工作。”这是流行在民办大学生间颇为辛酸的一句调侃。如果说大学生是求职就业的弱势群体,那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是弱势中的弱势,他们中很多人的求职经历都可以用“遭遇”二字形容。
一位民办大学生这样说道,他也知民办高校毕业生求职的艰难,于是就把精力投入到公务员的考试中,想凭真才实学进入政府部门一显身手,可连第一关的考试都没过,就莫名其妙地被刷了下来。首次失利并没有打消他的工作积极性,他也积极参加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会,可人家多一听说他是民办学校毕业生就没兴趣再和他交谈下去。有一次,他甚至还没走进单位的大门,就被门卫以“领导有令,非正规大学生一律不见”为由挡了回来。他听说南方城市观念比较开放,重能力而轻文凭,就一路南下碰运气,却失望地发现这里的企业也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很多民办大学生被逼无奈,只得从不法之徒手中购买假文凭,拿着“声势赫赫”的假文凭去敲企业的大门。不是他们不想“诚信”,只是文凭实在逼人太紧。
21世纪最可贵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财富。天下名企都有知人善任的好传统,只要稍微转变一下观念,摘下“非正规大学生不要”的有色眼镜,对民办大学生少一点歧视,企业便多一分收获惊喜的可能。
对民办学校也是一样,作为只有20多年历史的现代民办教育,能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培养出如此多的学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实属不易。他们少有政府的庇护,也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无论是办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民办教育办得好,中国教育的整体实力就增强,反之民办教育发展得差,受损的终还是中国教育。“科教兴国”的口号喊了很久,改变观念,平等地对待民办教育就是对这一口号最好的回应。
当孔子带着自己的儒家学说在春秋列国周游的时候,大家都对他的主张嗤之以鼻,以致他发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苍凉慨叹,却没想数百年之后,汉武帝刘彻会将他的学说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办教育的处境比当初孔子学说的境遇要好得多,至少政府社会都对它的发展大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民办学校的成熟以及其和公办学校间差距的缩短、消失,人们一定会对它刮目相看。
当然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民办教育凭自己的力量打拼出头,既然民办教育的兴旺利国利民,那么每个人就都有责任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至少从自己做起转变观念,多花些时间了解民办教育,关注民办教育。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话糙理不糙。人人都期待着“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标准能通行于整个社会,而每一种标准的通行都必须以深入人心为前提,那么不妨就从公平对待民办大学生开始实践“赛马而不相马”。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不过民办大学生找工作。”这是流行在民办大学生间颇为辛酸的一句调侃。如果说大学生是求职就业的弱势群体,那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是弱势中的弱势,他们中很多人的求职经历都可以用“遭遇”二字形容。
一位民办大学生这样说道,他也知民办高校毕业生求职的艰难,于是就把精力投入到公务员的考试中,想凭真才实学进入政府部门一显身手,可连第一关的考试都没过,就莫名其妙地被刷了下来。首次失利并没有打消他的工作积极性,他也积极参加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会,可人家多一听说他是民办学校毕业生就没兴趣再和他交谈下去。有一次,他甚至还没走进单位的大门,就被门卫以“领导有令,非正规大学生一律不见”为由挡了回来。他听说南方城市观念比较开放,重能力而轻文凭,就一路南下碰运气,却失望地发现这里的企业也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很多民办大学生被逼无奈,只得从不法之徒手中购买假文凭,拿着“声势赫赫”的假文凭去敲企业的大门。不是他们不想“诚信”,只是文凭实在逼人太紧。
21世纪最可贵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财富。天下名企都有知人善任的好传统,只要稍微转变一下观念,摘下“非正规大学生不要”的有色眼镜,对民办大学生少一点歧视,企业便多一分收获惊喜的可能。
对民办学校也是一样,作为只有20多年历史的现代民办教育,能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培养出如此多的学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实属不易。他们少有政府的庇护,也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无论是办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民办教育办得好,中国教育的整体实力就增强,反之民办教育发展得差,受损的终还是中国教育。“科教兴国”的口号喊了很久,改变观念,平等地对待民办教育就是对这一口号最好的回应。
当孔子带着自己的儒家学说在春秋列国周游的时候,大家都对他的主张嗤之以鼻,以致他发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苍凉慨叹,却没想数百年之后,汉武帝刘彻会将他的学说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办教育的处境比当初孔子学说的境遇要好得多,至少政府社会都对它的发展大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民办学校的成熟以及其和公办学校间差距的缩短、消失,人们一定会对它刮目相看。
当然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民办教育凭自己的力量打拼出头,既然民办教育的兴旺利国利民,那么每个人就都有责任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至少从自己做起转变观念,多花些时间了解民办教育,关注民办教育。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话糙理不糙。人人都期待着“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标准能通行于整个社会,而每一种标准的通行都必须以深入人心为前提,那么不妨就从公平对待民办大学生开始实践“赛马而不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