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啊找啊找工作(2/2)
《大困惑》作者:且东 2017-04-10 13:05
“全球化”进程造成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误导了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许多人都认为“全球化”有利于自己国家的消费水平能迅速与国际接轨。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消费水平是快接轨了,但是企业发展进程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还没有完善。没有解决人的就业问题,就要人进行高消费,敢问他们有什么能力来消费呢?
“全球化”是造成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全球化”,中国盲目地开放,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失误,导致了中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被锁定为低端加工业的位置。
而为了尽快提高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直接从国外进口生产线的方式,成了中国的消费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渠道。这样一来,失去了市场的中国,自己的生产线设计制造技术和成套的设备技术整体陷入了困境,大量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导致了大量白领工作岗位的丧失。从而需要的大量人才,也仅仅只是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而“白领”的工作岗位是越来越少,需要的大学生也就用不着那么多了。
虽然外资企业、跨国集团的大量进入,带来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国外商品的大量涌入,却挤垮了大批国内的民营企业,这样就业机会就更少了,有统计显示,外资企业在国内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就同时“消灭”了三到四个工作机会。没有了工作机会,何来消费能力与国际消费水平接轨?名车洋房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全球化”是造成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全球化”,中国盲目地开放,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失误,导致了中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被锁定为低端加工业的位置。
而为了尽快提高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直接从国外进口生产线的方式,成了中国的消费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渠道。这样一来,失去了市场的中国,自己的生产线设计制造技术和成套的设备技术整体陷入了困境,大量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导致了大量白领工作岗位的丧失。从而需要的大量人才,也仅仅只是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而“白领”的工作岗位是越来越少,需要的大学生也就用不着那么多了。
虽然外资企业、跨国集团的大量进入,带来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国外商品的大量涌入,却挤垮了大批国内的民营企业,这样就业机会就更少了,有统计显示,外资企业在国内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就同时“消灭”了三到四个工作机会。没有了工作机会,何来消费能力与国际消费水平接轨?名车洋房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