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机遇改变命运章节目录 > 第十一章 管理与机遇——巧于管理,展示企业魅力(4)

第十一章 管理与机遇——巧于管理,展示企业魅力(4)

机遇改变命运作者:文锦 2017-04-10 13:17
    第十一章 管理与机遇——巧于管理,展示企业魅力(4)

    当然,有些企业不一定非得等到走入困境时才进行转向,而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企业状况良好时就洞察先机进行转向。

    娃哈哈从保健品走向饮品市场的卒,就是如此。

    娃哈咕来是从事保健品闻名的企业。在那个所有的保健品企业都大赚其钱的时候,娃哈广已经意识到保健品产业的成长局限性。领头人宗庆后很早就发现,中国的保健品市场的消费群心理及同业竞争都处在一种很不规范、很不健康的状态中,企业或许很容易在这里捞取充满暴利色彩的“第一桶金”,可是却很难在这里取得正常的、稳定的发展。因此,宗庆后在兼并杭州罐头厂之后,就毅然决定从保健品产业逐步淡出,抠新的战线。他在原来的罐头生产线的基础上改造完成了一条果奶生产线,开始推出娃哈哈果奶,悄然完成了从保健品向饮料市场挺进的战略转移。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判断无疑是英明的,后来诸多迅速暴发又写衰落的企业为此作了生动的注脚。

    做自己的品牌

    一个企业靠在别人的大树余荫下乘凉,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品牌的诞生,有时是靠自己本身的创新,有时来源于外部压力的逼迫。

    紫光品牌的诞生就是企业人对外力猾回应的结果。紫光为一家台湾扫描仪厂商做了八年代理,最后把这个品牌做成了中国扫描仪市场的第一品牌。而紫光自有品牌的形成则是源于紫光人对“逼迫”它的外力给予猾回应的结果。

    在台湾扫描仪市场打开后的1995年,该厂商开始在国内直销扫描仪。这对代理销售商是一种极大的损害。紫光的负责人张本正说:“台湾人在这一点上很不仗义,也怪我们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当初连个总代理的协议都没签,人家胰我们聪明。”张本章测是厂家认为自己的命运全掌握在紫光手上觉得不公平,他就对厂商说,能容忍厂商再找一家总代理,但不能容忍直销,因为张本正清楚中国人信奉厂价直销。厂商觉得张本正很“讲理”,决定按照张本正的思路试试,但苦于找不到能和紫光竞争的总代理,于是,只好继续直销。紫光在哪儿办展示会,厂商就在哪儿办展示会;紫光在哪儿设代理,该厂商也到哪儿设代理。于是,张本正开始反击,和该扫描仪厂商的竞争对手建立代理关系。“那时候才学会了商贸斗争,想以此刺激他一下,考验他敢不敢甩掉紫光。我们的目的是压他一下,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哪知他并没太在意,还断了给紫光的货。”紫光因此被逼上了做自有品牌扫描仪的路。

    “那是一个很重大的战略转折,我们当时认为要冒很大的风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