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连篇——春风化雨地赞美说服和安慰(9)
《口才赢就一生》作者:田伟 2017-04-10 13:37
好话连篇——春风化雨地赞美说服和安慰(9)
3. 事业受挫者
对于胸怀奇志而又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和失败的不幸者,最需要的是对其强烈事业心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对于他们,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怜悯是变相的侮辱,敬慕才是志同道合。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休想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就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诸多利弊,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共同探讨到达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
4. 失去亲友者
当人们失去亲人时,心情悲痛,最需茵人的抚慰。安慰丧亲的不幸者,不要急于劝阻对方的恸哭。强烈的悲痛如巨石积压在心头,愈久愈重,不吐不快,让其发泄、释放出来,反而如释重负,有利于较快恢复心理平衡的状态。
吊丧时可适当提些问题,引出死者家属的话头,让他们倾诉。那么如何问呢?
问问死者临终时的情况,有无遗言;问问死者生前治疗的情况;假如是交通事故、工伤等意外死亡,则可问问事故的详情,问问家庭经济有无困难,问问死者后事的安排,等等。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进行回顾**谈,即和死者家属一起回顾死者生前的好品行。你应当注意倾听对方的回忆、哭诉,并多谈谈死者生前的优点和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说说他生前热爱事业、忠于祖国的好品格;说说他踏实工作、任劳任怨的好态度;说说他乐于助人、厚道朴实的好作风;说说他勤俭持家、关心子女的好品德,等等。
不可如此“安慰”人
某公司有个网络工程师,花了很长时间在软件上创新,结果人熬瘦了,还没成功。他面临失败,不免懊恼。这时,走过来一个同事,拍拍他肩膀说:“看你眼睛都熬红了,算了吧,有这个闲心,还不如回家休息休息。”这番话初听起来,似乎在安慰,但细听却不是滋味,伤人自尊。这种安慰像一盆冷水,给人的不是鼓励,而是冷漠。安慰话有时候说得不好,反而会激怒对方,适得其反。要使安慰产生好的效果,没有副作用,掌握安慰的策略和尺度,注意分寸和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否则,会事与愿违。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安慰的话语不妥呢?
1. 缺乏诚意的安慰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一名护理师特里?弗林?马赫尼,曾护理过数百名艾滋病患者。她说,对那些后期绝症患者,好多人找不出恰当的话加以安慰。他们只是说:“别担心——你会好起来的。”即使这不符合实际,并且病人也知道这一点,他们依然照说不误。
“去医院看望病人时,要尽量实际一点,也尽可能猾一点。”弗林?马赫尼说,“你感觉好些了吗?”以及“要我做点什么呢?”通常是比较合适的问话。对方会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 事业受挫者
对于胸怀奇志而又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和失败的不幸者,最需要的是对其强烈事业心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对于他们,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怜悯是变相的侮辱,敬慕才是志同道合。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休想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就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诸多利弊,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共同探讨到达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
4. 失去亲友者
当人们失去亲人时,心情悲痛,最需茵人的抚慰。安慰丧亲的不幸者,不要急于劝阻对方的恸哭。强烈的悲痛如巨石积压在心头,愈久愈重,不吐不快,让其发泄、释放出来,反而如释重负,有利于较快恢复心理平衡的状态。
吊丧时可适当提些问题,引出死者家属的话头,让他们倾诉。那么如何问呢?
问问死者临终时的情况,有无遗言;问问死者生前治疗的情况;假如是交通事故、工伤等意外死亡,则可问问事故的详情,问问家庭经济有无困难,问问死者后事的安排,等等。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进行回顾**谈,即和死者家属一起回顾死者生前的好品行。你应当注意倾听对方的回忆、哭诉,并多谈谈死者生前的优点和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说说他生前热爱事业、忠于祖国的好品格;说说他踏实工作、任劳任怨的好态度;说说他乐于助人、厚道朴实的好作风;说说他勤俭持家、关心子女的好品德,等等。
不可如此“安慰”人
某公司有个网络工程师,花了很长时间在软件上创新,结果人熬瘦了,还没成功。他面临失败,不免懊恼。这时,走过来一个同事,拍拍他肩膀说:“看你眼睛都熬红了,算了吧,有这个闲心,还不如回家休息休息。”这番话初听起来,似乎在安慰,但细听却不是滋味,伤人自尊。这种安慰像一盆冷水,给人的不是鼓励,而是冷漠。安慰话有时候说得不好,反而会激怒对方,适得其反。要使安慰产生好的效果,没有副作用,掌握安慰的策略和尺度,注意分寸和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否则,会事与愿违。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安慰的话语不妥呢?
1. 缺乏诚意的安慰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一名护理师特里?弗林?马赫尼,曾护理过数百名艾滋病患者。她说,对那些后期绝症患者,好多人找不出恰当的话加以安慰。他们只是说:“别担心——你会好起来的。”即使这不符合实际,并且病人也知道这一点,他们依然照说不误。
“去医院看望病人时,要尽量实际一点,也尽可能猾一点。”弗林?马赫尼说,“你感觉好些了吗?”以及“要我做点什么呢?”通常是比较合适的问话。对方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