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5000年灾难记录章节目录 > 第九章 狂魔肆虐:可怕的传染病(13)

第九章 狂魔肆虐:可怕的传染病(13)(2/2)

5000年灾难记录作者:李杰卿 2017-04-10 14:01
以前,这种飞蝇仅存在于非洲西岸的几个小地区,而且因为当时人口流动性小,所以未能大规模传播。直到欧洲冒险家踏上了这片土地,无意识地将“采采蝇”也带了出来。“采采蝇”藏身于欧洲人的船上,随船四处周游,到处吸血并传播锥虫。于是睡眠病很快便在非洲大陆境内蔓延,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瘟疫。

    1900年,睡眠病终于变成一种可怕的传染疾病,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其死亡人数之多,传播速度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当时作为乌干达保护国的英国政府这才如梦方醒,将消灭睡眠病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1902年夏天,英国政府派出的首个调查组来到乌干达。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组发现,这种睡眠病的发生与传染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疫区往往是在一些沿海村落、岛屿,以及湖畔地区,而病毒从未跨越水面传播。就在这时,调查组成员之一的阿尔多·卡斯泰拉尼博士在病患者的脑脊髓里发现了锥体虫。

    1903年,第二批调查组来到乌干达。组长布鲁斯是一个军医,他发现了这种疾病的传播者是“采采蝇”。为进一步调查,他让“采采蝇”与猴子生活在一起,通过观察,他很快查明了睡眠病的致病因及传播方式。这一发现为撤哈拉地区的非洲人送去了福音,但对发病率极高的乌干达来说,似乎并未起到多大作用。

    乌干达保护国特使赫斯凯·贝尔多次建议英国当局将人口迁离睡眠病流行区。贝尔认为,将人与“采采蝇”隔离开来之后,睡眠病便失去了传播的对象,疫情便可以得到控制并最终得以消除。但他的请求却遭到伦敦方面的拒绝,因为殖民地的统治者们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冲突进而引起战争。无奈之下,贝尔擅自做主进行人口迁离工作,为此制定出一系列迁移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得以顺利实施。但贝尔错误地认为,只要将人口迁离疫病流行区,“采采蝇”体内的寄生虫便会逐渐消除,届时就可以将人口再迁回原居住地。可他却没料到,“采采蝇”不仅以人为目标,动物也是这种飞蝇的攻击对象。

    人虽然已经被隔离开来,但“采采蝇”体内的寄生虫已在其他动物体内永久性地安营扎寨,并借此传播。因此,睡眠病就此在非洲大陆上长期流行,直至今天,人们仍不能摆脱它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