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类最大的灾难: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11)(2/2)
《5000年灾难记录》作者:李杰卿 2017-04-10 14:01
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啥。
后来,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空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战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乡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卒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1000多人战死。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使他吃到了苦果。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越战结束,美军撤出越南。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这些炸弹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越南(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总共造成了500万越南平民的死亡,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及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及大片雷区。十余年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是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它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人权问题,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后来,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空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战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乡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卒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1000多人战死。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使他吃到了苦果。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越战结束,美军撤出越南。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这些炸弹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越南(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总共造成了500万越南平民的死亡,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及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及大片雷区。十余年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是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它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人权问题,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