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卑不亢 能屈能伸(5)(2/2)
《高调处世 低调做人》作者:任英梅 2017-04-10 14:13
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弯曲是解决问题、减轻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
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通权达变,以退为进
为人处世,在适当的时候,学会“退”不是屈发软弱,而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退可改变现况、转危为安,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战略,更是高调做事的必然要求。
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国外流亡,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国君一样的贵宾对待。一天,成王在为重耳举行的宴会上问道:“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当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考虑了一下,说道:“如果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有朝一日不幸两**队在中原相遇,我将后退三舍回避您,以报答今日的盛情。若这样做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也就只有驱马搭箭与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离间了楚国与齐、秦的关系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楚国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军北上,征伐晋国。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后撤90里(古时一日行军30里为一舍,90里即为三舍)。晋军后撤引起将士不解,他们认为,晋国之君躲避楚国之臣,这是一种耻辱的举动。何况楚军在外转战多时,攻宋国一直不能克。士气已经衰竭,晋军不应后退。
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弯曲是解决问题、减轻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
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通权达变,以退为进
为人处世,在适当的时候,学会“退”不是屈发软弱,而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退可改变现况、转危为安,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战略,更是高调做事的必然要求。
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国外流亡,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国君一样的贵宾对待。一天,成王在为重耳举行的宴会上问道:“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当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考虑了一下,说道:“如果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有朝一日不幸两**队在中原相遇,我将后退三舍回避您,以报答今日的盛情。若这样做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也就只有驱马搭箭与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离间了楚国与齐、秦的关系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楚国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军北上,征伐晋国。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后撤90里(古时一日行军30里为一舍,90里即为三舍)。晋军后撤引起将士不解,他们认为,晋国之君躲避楚国之臣,这是一种耻辱的举动。何况楚军在外转战多时,攻宋国一直不能克。士气已经衰竭,晋军不应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