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个月,几个需要自己来的“第一次” 二(2)(2/2)
《懒妈妈的另类育儿懒招》作者:李钰 2017-04-10 14:45
顿。白天宝宝有很多“要忙的事情”,对吃不会特别在意。随后观察一周左右,如果宝宝消化和吸收情况均良好,再减去一顿夜奶,然后逐渐断奶。
记得加大辅食供给——减掉一顿奶,辅食(包括配方奶粉)量就应加大,别让宝宝饿着。
每天配方奶粉的奶量≥500ml
早晨喝200ml→午后喝100ml→晚上喝200ml
铁强化米粉吃到1岁半左右
配方奶粉喝到2岁左右
1岁以后午后的“点心”可以选择酸奶
保证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每天的辅食中应包括鱼、肉、豆、蛋、蔬菜和水果。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和血制品。
加强护理——观察宝宝的大便、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去医院,顺其自然唯恐要出现大问题!
超见效的断奶小手腕
宝宝有自己的“小算盘”,刚开始断奶并不像想得那么容易就被他全盘接受,且得周旋呢,不如试试这些小手腕,超见效的!
①在清晨“玩失踪”
让爸爸给宝宝穿衣服吧,要知道,在爸爸那里,宝宝是吃不到奶的!
②一天内不主动喂奶
宝宝要求吃奶的时候才喂他,否则就当没这回事,别总习惯性地想着以前怎样怎样。
③缩短喂奶的时间
向后尽量拖延,抓紧时间想办法让宝宝适应辅食的口感以及习惯以辅食代替母乳。
④让宝宝睡自己的床
和妈妈分开睡,吃奶自然不那么方便了,吃奶的次数也就减少了。
⑤改变以往的生活规律
把原来固定喂奶的时间变成带宝宝出去玩耍的时间,养成新的生活规律。
⑥小小的“欺骗”也无妨
宝宝当然不会忘记吃奶的美妙,突然想起来之后,你可以给他喝点米糊,告诉他:“妈妈已经把奶加在里面啦,宝宝尝尝看。”
用益生菌酸奶当点心吧
1岁以上的宝宝终于“解禁”了,现在终于可以喝酸奶啦~~~
当然,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最好了。
不过,如果宝宝喝酸奶后出现肚子不舒服或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饮用,隔1、2个月再喝喝看。
益生菌酸奶是宝宝的食物,那益生菌的食物有什么呢?
在喝益生菌酸奶的同时,宝宝应多吃根茎类蔬菜、水果及海藻等食品,在肠道里给益生菌布置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它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
比搭配营养更重要的是“保留”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可以食用9大类食物了。
搭配就是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这些食物应合理地出现在餐桌上。不必找天平秤来称分量,你只需要记住4个“得当”就可以了。
荤、素得当——每餐都有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即荤菜素菜都有。
干、稀得当——三餐应是“干粮+汤/粥”的模式。
粗、细得当——粗粮得看怎么做,小米粥就能很顺利地被消化和吸收!
甜、咸得当——吃盐吃糖太多的害处不必再赘述,养成“淡口味” 将让宝宝受益一生。
记得加大辅食供给——减掉一顿奶,辅食(包括配方奶粉)量就应加大,别让宝宝饿着。
每天配方奶粉的奶量≥500ml
早晨喝200ml→午后喝100ml→晚上喝200ml
铁强化米粉吃到1岁半左右
配方奶粉喝到2岁左右
1岁以后午后的“点心”可以选择酸奶
保证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每天的辅食中应包括鱼、肉、豆、蛋、蔬菜和水果。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和血制品。
加强护理——观察宝宝的大便、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去医院,顺其自然唯恐要出现大问题!
超见效的断奶小手腕
宝宝有自己的“小算盘”,刚开始断奶并不像想得那么容易就被他全盘接受,且得周旋呢,不如试试这些小手腕,超见效的!
①在清晨“玩失踪”
让爸爸给宝宝穿衣服吧,要知道,在爸爸那里,宝宝是吃不到奶的!
②一天内不主动喂奶
宝宝要求吃奶的时候才喂他,否则就当没这回事,别总习惯性地想着以前怎样怎样。
③缩短喂奶的时间
向后尽量拖延,抓紧时间想办法让宝宝适应辅食的口感以及习惯以辅食代替母乳。
④让宝宝睡自己的床
和妈妈分开睡,吃奶自然不那么方便了,吃奶的次数也就减少了。
⑤改变以往的生活规律
把原来固定喂奶的时间变成带宝宝出去玩耍的时间,养成新的生活规律。
⑥小小的“欺骗”也无妨
宝宝当然不会忘记吃奶的美妙,突然想起来之后,你可以给他喝点米糊,告诉他:“妈妈已经把奶加在里面啦,宝宝尝尝看。”
用益生菌酸奶当点心吧
1岁以上的宝宝终于“解禁”了,现在终于可以喝酸奶啦~~~
当然,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最好了。
不过,如果宝宝喝酸奶后出现肚子不舒服或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饮用,隔1、2个月再喝喝看。
益生菌酸奶是宝宝的食物,那益生菌的食物有什么呢?
在喝益生菌酸奶的同时,宝宝应多吃根茎类蔬菜、水果及海藻等食品,在肠道里给益生菌布置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它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
比搭配营养更重要的是“保留”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可以食用9大类食物了。
搭配就是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这些食物应合理地出现在餐桌上。不必找天平秤来称分量,你只需要记住4个“得当”就可以了。
荤、素得当——每餐都有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即荤菜素菜都有。
干、稀得当——三餐应是“干粮+汤/粥”的模式。
粗、细得当——粗粮得看怎么做,小米粥就能很顺利地被消化和吸收!
甜、咸得当——吃盐吃糖太多的害处不必再赘述,养成“淡口味” 将让宝宝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