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一生三好章节目录 > 第十一章 性格成就未来(6)

第十一章 性格成就未来(6)(2/2)

一生三好作者:文谨 2017-04-10 15:39
且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她接受了较深的中国传统教育,因而她一直在传统的道德操守中寻找女人的定义,这使她善良、稳健而富于责任心。她一头短发,一副眼镜,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显得大方得体,自然中透出一股东方女性的魅力和自尊。然而,这并没有使虽得古板和保守。

    范徐丽泰从小不喜欢女孩子的洋娃娃和唇膏,却酷爱《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岳全传》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当金庸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她就用4角钱买汽水和面包打发一顿饭,余下5角钱买金庸和其他作家的书。一本当年只卖1.8元钱的名叫《打抱不平》的书伴随了她30多年,现在书页都发黄了,书中的侠义之士的形象依然历历在目。文学作品熏陶了她的正义感和侠义性格,也使她成为一个不认输的人。

    1973年,范徐丽泰获得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之后到香港理工学院担任学生辅导处主任。由于工作努力,1990年的她已升为香港多种工艺学院副院长。后来,香港立法局换届,嘶委任为香港立法局议员,开始跻身香港政坛。

    范徐丽泰做事一向有板有眼,而耿直无私、淡泊从容的性格,无疑又成为她在政坛运筹帷幄的利器。所以,在后来的越南船民案中,她能不畏强权,义无反顾地维护香港人民的利益,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香港回归之前,有一位美国右派议员的助理狂妄地对范徐丽泰说,你现在坚持要遣返越南船民,有没有想过1997年之后,也会有很多香港人同样逃到海上?

    所谓越南船民问题是越南战争的后遗症。美国作为越战的发动者,不仅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反而强迫香港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收容难民、船民。当时的港英政府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不顾港人的利益和意愿,担当起“第一收容港”的角色,香港前后接纳过二十多万名越南船民。数以万计的越南船民长期滞留香港,给这个弹丸之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香港承担了这么多额外的义务,却迟迟不能收到联合国拖欠的相关费用,而英国政府不但自己仅接收了很少的越南难民,对香港人承担的重负也是视而不见。范徐丽泰认为在香港回归前必须解决沉重的越南船民负担。

    范徐丽泰针锋相对地向美国人回击道:“请你放心,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没有任何理由逃到海上。此外,你们美国人阻挠遣返船民,真的是维护人权吗?你们用的是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虚伪方式!”

    对这位大胆果敢的女议员,香港人当然是刮目相看,铭记在心。为了表达对她的敬意,人们送她一个雅号——“女黄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