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内外兼修好性格(4)(2/2)
《一生三好》作者:文谨 2017-04-10 15:39
就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更难以遭到抗拒。试想,谁会拒绝前来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呢?
打高尔夫球的人,目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柯维在教导学生如何与人沟通的时候,常常告诉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上面。如果一个人遇事过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
有一次,他准备发表一次演讲,当时的听众据说相当难缠。他难免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假如听众不同意我讲的话,怎么办?”他忧心忡忡地问一位朋友,“假如他们不喜欢我,该怎么办?”“是啊,”朋友回答道,“他们为何要喜欢你呢?你要为他们干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吗?”
“我承认在我看来,我讲演的内容很重要。”柯维回答说。
“接着说,”朋友说,“我倒觉得听众喜不喜欢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想讲的内容讲出来。至于他们喜欢或讨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胜利完成你的任务。”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他对演讲的整个看法。他体会到自己只不过想传达某些信息,而不是要刻意显露自己的学问或风采。他演讲的目的是要带给听众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帮助,而不是其他。
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不是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赢取朋友的能力,与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等的能力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生存理念。
为了要得到友谊和情爱,我们必须先认清本末先后,要想赢得爱,先要值得被爱;要想赢得朋友,先翼示友善;要想赢得别人对我们感兴趣,就得先要对他们发生兴趣。
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基石,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依据。我们必须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敏感。这就是“同理心”,是我们与他人“同在”的一种感觉。假如我们想与他人维持成熟的人际关系,同理心可说是基础。
培养一种坚韧刚强的性格
鲁迅说:“做文学的人,只要坚忍、认真、刚强就可以了。”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就是具有这样优质性格的人。
海明威14岁走进拳击场,被打得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上战场,很多块弹头弹片击中他,都没有让他倒下;无数的退稿、无数的失败,无法打倒他;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最后,因不愿成为无能的弱者,他用枪打死了自己。
打高尔夫球的人,目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柯维在教导学生如何与人沟通的时候,常常告诉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上面。如果一个人遇事过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
有一次,他准备发表一次演讲,当时的听众据说相当难缠。他难免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假如听众不同意我讲的话,怎么办?”他忧心忡忡地问一位朋友,“假如他们不喜欢我,该怎么办?”“是啊,”朋友回答道,“他们为何要喜欢你呢?你要为他们干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吗?”
“我承认在我看来,我讲演的内容很重要。”柯维回答说。
“接着说,”朋友说,“我倒觉得听众喜不喜欢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想讲的内容讲出来。至于他们喜欢或讨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胜利完成你的任务。”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他对演讲的整个看法。他体会到自己只不过想传达某些信息,而不是要刻意显露自己的学问或风采。他演讲的目的是要带给听众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帮助,而不是其他。
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不是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赢取朋友的能力,与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等的能力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生存理念。
为了要得到友谊和情爱,我们必须先认清本末先后,要想赢得爱,先要值得被爱;要想赢得朋友,先翼示友善;要想赢得别人对我们感兴趣,就得先要对他们发生兴趣。
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基石,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依据。我们必须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敏感。这就是“同理心”,是我们与他人“同在”的一种感觉。假如我们想与他人维持成熟的人际关系,同理心可说是基础。
培养一种坚韧刚强的性格
鲁迅说:“做文学的人,只要坚忍、认真、刚强就可以了。”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就是具有这样优质性格的人。
海明威14岁走进拳击场,被打得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上战场,很多块弹头弹片击中他,都没有让他倒下;无数的退稿、无数的失败,无法打倒他;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最后,因不愿成为无能的弱者,他用枪打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