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世界性灾病(2)(2/2)
《人类灭绝的10种可能》作者:李异鸣 2017-04-10 19:10
。因此,在现实社会中,所有麻风病人都被视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为了将他们与普通人分离开,欧洲将一部分麻风病人流放到大海中无人迹的岛屿上。更多的国家兴建大量麻风病院,进行关押。麻风病院中对待这些受到上帝惩罚的人是十分严厉的。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在1346年曾发布过一道公告,命令伦敦市和全国各郡,对所有不肯在限定的15天内离开市区的麻风病人,没收属于他的全部财产。中世纪欧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当时在英国,还规定麻风病人只能穿一件特制的衣服:一袭黑色的斗篷,前胸贴有两块会掀动的白色补丁,帽子上也有一块同样的补丁。这样,不但远远就会被人看见,而且走近时,补丁发出哗哗的声响,会引起旁人的警戒。
这些过于严苛的法令,使麻风病人除了肢体伤痛外,心灵也受到极大摧残。麻风病人不得不身穿斗篷,挈妇携幼,风吹雨打,在街头屋角躲躲藏藏地生活。
此外,还有通过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狗传播的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然而,这些瘟疫的发生,多是在19世纪以前。史学界,将其称为第一次瘟疫流行期。
而接下来的第二次瘟疫流行期是从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在这一时期。世界流行瘟疫包括: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在1346年曾发布过一道公告,命令伦敦市和全国各郡,对所有不肯在限定的15天内离开市区的麻风病人,没收属于他的全部财产。中世纪欧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当时在英国,还规定麻风病人只能穿一件特制的衣服:一袭黑色的斗篷,前胸贴有两块会掀动的白色补丁,帽子上也有一块同样的补丁。这样,不但远远就会被人看见,而且走近时,补丁发出哗哗的声响,会引起旁人的警戒。
这些过于严苛的法令,使麻风病人除了肢体伤痛外,心灵也受到极大摧残。麻风病人不得不身穿斗篷,挈妇携幼,风吹雨打,在街头屋角躲躲藏藏地生活。
此外,还有通过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狗传播的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然而,这些瘟疫的发生,多是在19世纪以前。史学界,将其称为第一次瘟疫流行期。
而接下来的第二次瘟疫流行期是从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在这一时期。世界流行瘟疫包括: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