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西酒:天下皆兄弟(6)(2/2)
《祝酒词》作者:华文经典 2017-04-10 19:29
杯表示天、地、人,九是阳数中最高的数字,表示喜庆至极。
日本的饮食习惯与中国相近,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除逢年过节以酒会友外,接风饯行、合同签约都少不了酒宴。在双方推杯换盏、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之际,稍事留意便可发现中日两国饮酒习俗上很多有趣的不同。
中国人喝酒时劝酒风很盛,酒至酣处,常见人们猜拳行令;日本人一般不劝酒,可是一旦进入角色不用劝也绝不会少喝。
中国人喝酒时,一声“干杯”,双方一饮而尽;日本人也常喊干杯,但未必喝干,日语中的“干杯”一词虽然与中文所用的汉字相同,但是仅仅表达“喝”的意思,用来号召大家一致行动。
中国人干杯除对饮外,大场合上通常是全体举杯共饮,以示共同心愿;日本人在真正干杯的时候往往处在喝啤酒的场合,而且是一人“表演”,众人为其鼓动加油,并有节奏地齐呼“一气、一气”,意在督促他一口气喝完。
中国人喝酒时,老朋友在一起不必计较“你斟我饮”可随意自斟;日本人一般不给自己倒酒,聚在一起,不论亲疏,必定互斟共饮,而在自家独酌时,必有爱妻陪伴左右,喝一杯倒一杯。
中国人信奉“酒逢知己千杯少”,围坐在一起,三巡五巡经久不散;日本人喝酒喜欢“接力式”,常常是一连喝几个酒馆,最后一醉方休。
中国人去酒馆经常是零打零喝,散装酒在“酒迷”当中颇受欢迎;日本人去酒馆往往有自己的定点,而且是买下一大瓶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寄存在酒馆分几次饮用,喝光后再续上一瓶。
中国人出席酒宴,散席后客人要向主人道谢,或因打扰而致歉;日本人则相反,散席时主人反而频频向客人施礼道谢,意在感谢客人赏光出席。
最后一点也最值得国人深思,日本的“酒鬼”虽多,但在官场,尤其是生意场上的那些智囊人物,却历来头脑清醒,酒桌上从来不曾醉倒过。
2.韩国的饮酒习俗
韩国人能喝酒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在韩国成年女性与青少年也加入了饮酒的行列,几乎所有的人都喝酒。无论婚庆、生日,不管喜悦、悲伤,总要喝上一杯。朋友、同事、同学聚会时,更要以酒助兴,豪饮一番。饮酒成为韩国人抒发、交流情感与日常生活、交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我们看韩剧时,大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下班后,一同事对另一同事说“一起喝一杯吧”,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了,而这样的场景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另一个场景就是:晚辈和长辈一起喝酒,长辈喝完后,晚辈端起酒杯侧过脸去在长辈的注视下把酒喝下去。其实这些反映的是韩国酒文化里最基本的情形和礼仪。
日本的饮食习惯与中国相近,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除逢年过节以酒会友外,接风饯行、合同签约都少不了酒宴。在双方推杯换盏、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之际,稍事留意便可发现中日两国饮酒习俗上很多有趣的不同。
中国人喝酒时劝酒风很盛,酒至酣处,常见人们猜拳行令;日本人一般不劝酒,可是一旦进入角色不用劝也绝不会少喝。
中国人喝酒时,一声“干杯”,双方一饮而尽;日本人也常喊干杯,但未必喝干,日语中的“干杯”一词虽然与中文所用的汉字相同,但是仅仅表达“喝”的意思,用来号召大家一致行动。
中国人干杯除对饮外,大场合上通常是全体举杯共饮,以示共同心愿;日本人在真正干杯的时候往往处在喝啤酒的场合,而且是一人“表演”,众人为其鼓动加油,并有节奏地齐呼“一气、一气”,意在督促他一口气喝完。
中国人喝酒时,老朋友在一起不必计较“你斟我饮”可随意自斟;日本人一般不给自己倒酒,聚在一起,不论亲疏,必定互斟共饮,而在自家独酌时,必有爱妻陪伴左右,喝一杯倒一杯。
中国人信奉“酒逢知己千杯少”,围坐在一起,三巡五巡经久不散;日本人喝酒喜欢“接力式”,常常是一连喝几个酒馆,最后一醉方休。
中国人去酒馆经常是零打零喝,散装酒在“酒迷”当中颇受欢迎;日本人去酒馆往往有自己的定点,而且是买下一大瓶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寄存在酒馆分几次饮用,喝光后再续上一瓶。
中国人出席酒宴,散席后客人要向主人道谢,或因打扰而致歉;日本人则相反,散席时主人反而频频向客人施礼道谢,意在感谢客人赏光出席。
最后一点也最值得国人深思,日本的“酒鬼”虽多,但在官场,尤其是生意场上的那些智囊人物,却历来头脑清醒,酒桌上从来不曾醉倒过。
2.韩国的饮酒习俗
韩国人能喝酒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在韩国成年女性与青少年也加入了饮酒的行列,几乎所有的人都喝酒。无论婚庆、生日,不管喜悦、悲伤,总要喝上一杯。朋友、同事、同学聚会时,更要以酒助兴,豪饮一番。饮酒成为韩国人抒发、交流情感与日常生活、交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我们看韩剧时,大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下班后,一同事对另一同事说“一起喝一杯吧”,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了,而这样的场景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另一个场景就是:晚辈和长辈一起喝酒,长辈喝完后,晚辈端起酒杯侧过脸去在长辈的注视下把酒喝下去。其实这些反映的是韩国酒文化里最基本的情形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