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误国仁君,是谁动了我的奶酪?(7)(2/2)
《老子英雄儿好汉?》作者:张志君 2017-04-10 23:00
,多尔衮岂能高风亮节?那为什么多尔衮最终没有坐上去呢?
一种说法是多尔衮穿上手下人为他裁好的衮龙袍准备登基时,揽镜自照,竟然发现镜中的自己五官不全,以为天意难测,自己当皇上可能不合适。
这种说法因为充满迷信、神秘的色彩而为人们所不取。
另外一种说法是,福临的生母孝庄皇太后为了儿子能够身登大宝,不惜对小叔多尔衮“以身相许”,并作了种种政治上的许诺,福临才捡回了那顶桂冠。
这后一种说法,初听也颇似离奇,但细细分析起来,却也不无道理。而且,据最近发现的清朝秘史中的有关文献,特别是那道据说是由多尔衮授意,清初文章巨擘范文程草拟,以福临名义下发的诏书,更堪玩味。
那道诏书这样写道:
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周室懿亲,无勋贵胄,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其中“太后颇愿纡尊下嫁”一句,作为皇帝诏书,想必不会是无稽之谈。
而且,还有《清史稿》中福临的亲笔诏书可以为证。
那道诏书是多尔衮于顺治七年(1650年)逝世后,福临发的明诏,诏曰:
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
几天以后,福临又亲自下令,尊故摄政王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一种说法是多尔衮穿上手下人为他裁好的衮龙袍准备登基时,揽镜自照,竟然发现镜中的自己五官不全,以为天意难测,自己当皇上可能不合适。
这种说法因为充满迷信、神秘的色彩而为人们所不取。
另外一种说法是,福临的生母孝庄皇太后为了儿子能够身登大宝,不惜对小叔多尔衮“以身相许”,并作了种种政治上的许诺,福临才捡回了那顶桂冠。
这后一种说法,初听也颇似离奇,但细细分析起来,却也不无道理。而且,据最近发现的清朝秘史中的有关文献,特别是那道据说是由多尔衮授意,清初文章巨擘范文程草拟,以福临名义下发的诏书,更堪玩味。
那道诏书这样写道:
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周室懿亲,无勋贵胄,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其中“太后颇愿纡尊下嫁”一句,作为皇帝诏书,想必不会是无稽之谈。
而且,还有《清史稿》中福临的亲笔诏书可以为证。
那道诏书是多尔衮于顺治七年(1650年)逝世后,福临发的明诏,诏曰:
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
几天以后,福临又亲自下令,尊故摄政王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