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年谱简编
《汉书》作者:汉书 2017-04-13 11:07
汉光武建武八年壬辰(公元32),一岁 班固(字孟坚)诞生。有说班固生于是年“闰六月”(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不知何据。 是时政局纷乱。隗嚣、公孙述等割据称雄。 其父彪(字叔皮)年二十九(生于元始三年,公元3)。此时著《王命论》,避难于河西。 其弟超(字仲升)也生于此年。 建武九年癸已(公元33),二岁 父彪避难河西。 是年春正月隗嚣病死。 建武十年甲午(公元34),三岁。 父彪避难河西。 汉军平陇西。 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四岁 父彪避难河西。 建武十二年丙申(公元36),五岁 父彪为河西大将军窦融的从事,为其划策归汉。窦融到了洛阳,向光武帝说明班彪划策之事。光武帝因召班彪入见,举司隶茂材,任为徐县令。 公孙述伤重而死。政局渐趋稳定。 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六岁 汉室大封功臣。班彪为徐令。 建武十四年戊戌《公元38),七岁 班彪因病免官,可能在此年。 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39),八岁 班彪可能于是年始北征冀州。 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九岁 这时班固已经“能属文,诵诗赋”。 是年郡国大姓为乱。不久平定之。 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41),十岁 班固当在读书。 匈奴、乌桓、鲜卑多次入塞骚扰,马援为伏波将军击交趾。 建武十八年壬寅(公元42),十一岁 班固当在读书。 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十二岁 班固当在读书。 岭南悉定。立刘庄为皇太子。 班彪上奏,建议配备诸王国官属。 建武二十年甲辰(公元44),十三岁 王充见到班固,柑其背对班彪说:“此儿必记汉事。” 建武二十一年乙已(公元45),十四岁 班固当在读书。 其妹昭(一名姬,字惠班)大约生于此年前后。 建武二十二年丙午(公元46),十五岁 班固当在读书。 匈奴因受乌桓威胁而北徙。 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公元47),十六岁 班固入洛阳大学。他深究学问,博览群籍,“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与崔骃、李育、傅毅等为学友。 父彪辟于司徒(sù)况府。大约于此时始著《史记后传》。 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48),十七岁。 班固在洛阳太学读书。 匈奴始分为南北。 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49),十八岁 在洛阳太学读书。 班彪上奏,建议“复置乌桓校尉”,为光武帝采纳。 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十九岁 在洛阳太学读书。 南匈奴部众徙于边郡,与汉人杂居。 建武二十七年辛亥(公元51),二十岁 在洛阳太学读书。 司徒况于夏四月卒。 建武二十八年壬子(公无52),二十一岁 在洛阳太学读书。 北匈奴乞和亲。光武帝命三府议酬答之宜。班彪奏言,为帝采纳。是时彪为司徒掾,当辟于司徒冯勤府。 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公元53),二十二岁 在洛阳太学读书。 父彪约在此年为望都(今属河北保定)长。 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二十三岁 父彪卒于官,年五十二。留下了遗作《后传》数十篇。 班固离开太学,返乡居父丧。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公元55),二十四岁 居忧。弱冠而孤,作《幽通赋》以明志。约于此时阅读其父《后传》手稿。 中元元年丙辰(公元56),二十五岁 居忧。 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二十六岁 二月,光武帝死,太子刘庄嗣位,是为显宗孝明皇帝。 明帝水平元年戊午(公元58),二十七岁 东平王刘苍任为骠骑将军,颇见爱重,罗致人才。是时班固在东平王苍幕府,奏记说苍网罗英俊,被采纳。 他感到司马迁《太史公记》只写到汉武帝之时,其父《后传》“所续前史未详”,于是始着手编撰《汉书》,写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的历史。 永平二年己未(公元59),二十八岁 在家私撰《汉书》。 永平三年庚申(公元60),二十九岁 在家私撰《汉书》。 永平四年辛酉(公元61),三十岁 在家私撰《汉书》。 永平五年壬戌(公元62),三十一岁 东平王苍罢归藩国。 班固因有人告发“私改作国史”,被关进了京兆监狱,家中的书籍也被查抄。班超担心他受屈而难以自明,乃驰往京都上书,具言其所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明帝甚奇之,召诣校书部,任为兰台令史。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冀等共成《世祖本纪》。 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因家贫而为官佣书,尝辍业投笔而感叹。 永平六年癸亥(公元63),三十二岁 班固迁为郎,典校秘书。又撰功臣及平林、新市、公孙述之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明帝复使他继续前所著书。《汉书》的撰写,中辍一年又复进行;从此具有奉命撰写的性质。 永平七年甲子(公元64),三十三岁 继续撰写《汉书》。自为郎之后,遂见亲近,作《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大约此时又撰《答宾戏》。水平八年乙丑(公元65),三十四岁 继续撰写《汉书》。 班超大约在此年或稍后为兰台令史,涉猎书传。后坐事免官。 永平九年丙寅(公元66),三十五岁 继续撰写《汉书》。 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三十六岁 继续撰写《汉书》。 蔡愔等取佛经回京,浮屠迦叶摩腾、竺法兰同来。 永平十一年戊辰(公元68),三十七岁 继续撰写《汉书》。 永平十二年己已(公元69),三十八岁 继续撰写《汉书》。水平十三年庚午(公元70),三十九岁 继续撰写《汉书》。 永平十四年辛未(公元71),四十岁 继续撰写《汉书》。 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四十一岁 继续撰写《汉书》。奉诏与马严等杂定《 建武注记》。 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73),四十二岁 继续撰写《汉书》。 《南史·刘之遴传》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