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部文学名著(四) 第三章(1)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100部文学名著》作者:桑臣 编著 2017-04-13 11:12
100部文学名著(四) 第三章(1)
《人性论》
——探寻人性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作者介绍
大卫 ?休谟( David Hume,1711
家、不可知论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732年,刚满 21岁的休谟开始撰写他的代表作《人性论》,历时四年完成,但是在当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他最终以一个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闻名,著有畅销书《大不列颠史》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凯撒入侵至 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
休谟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和实验的人性科学。德国哲学家康德对休谟评价颇高,多次称休谟为“见解高明的人”,“乃一世罕与匹之锐利思想家”。卢梭、康德等后世哲学家都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休谟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英国“三大经验主义者”。
◎内容简介
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产业革命刚刚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已上升为统治阶级,通过进一步调整本阶级的内部关系,来适应阶级内部发展的需要。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相互交织,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寻求进一步 发展。为了说明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休谟创作了《人性论》,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性思想史做出了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休谟阐述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重要思想,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对于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公平正义的看法等等。
《人性论》全书分为“论知性”、“论情感”、“论道德”三卷,首卷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这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奠
定了后两部分的基础。接着探讨了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在前两卷基础上,休谟全面阐述了道德问题,分三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人为的德”和“自然的德”。
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用怀疑主义的方法揭露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不足,代替了“虚假的形而上学”,为康德批判哲学的产生扫清了障碍;用自然主义的
方法建构人性科学的框架,试图建立“真正的形而上学”。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产生,把现代西方哲学推上了超越传统哲学的道路。
1739年至1740年,《人性论》在英国分卷出版,却无人问津。休谟后来又将《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和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分别于1748年和1751年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论法的精神》
——西方建立法制国家的理论依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性论》
——探寻人性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作者介绍
大卫 ?休谟( David Hume,1711
家、不可知论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732年,刚满 21岁的休谟开始撰写他的代表作《人性论》,历时四年完成,但是在当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他最终以一个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闻名,著有畅销书《大不列颠史》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凯撒入侵至 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
休谟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和实验的人性科学。德国哲学家康德对休谟评价颇高,多次称休谟为“见解高明的人”,“乃一世罕与匹之锐利思想家”。卢梭、康德等后世哲学家都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休谟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英国“三大经验主义者”。
◎内容简介
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产业革命刚刚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已上升为统治阶级,通过进一步调整本阶级的内部关系,来适应阶级内部发展的需要。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相互交织,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寻求进一步 发展。为了说明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休谟创作了《人性论》,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性思想史做出了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休谟阐述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重要思想,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对于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公平正义的看法等等。
《人性论》全书分为“论知性”、“论情感”、“论道德”三卷,首卷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这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奠
定了后两部分的基础。接着探讨了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在前两卷基础上,休谟全面阐述了道德问题,分三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人为的德”和“自然的德”。
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用怀疑主义的方法揭露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不足,代替了“虚假的形而上学”,为康德批判哲学的产生扫清了障碍;用自然主义的
方法建构人性科学的框架,试图建立“真正的形而上学”。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产生,把现代西方哲学推上了超越传统哲学的道路。
1739年至1740年,《人性论》在英国分卷出版,却无人问津。休谟后来又将《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和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分别于1748年和1751年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论法的精神》
——西方建立法制国家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