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碧眼(2/2)
《饰琳琅》作者:米兰Lady 2017-04-13 11:14
一起,又出现在了那美艳女子的胸衣上。她巧笑嫣然,言语间柳腰款摆,**碰撞,不时将一杯碧色的酒送至情人唇边。
那男人目眩神迷,眼波迷离,带着轻佻的微笑,却吟出表妹日间所吟的诗:
我们听令,
我们遵命,
我们从容死去。
他甘愿品尝她朱唇暗藏的鸩毒,
拒绝祖母绿的救赎。
向他献祭以纯净的魂灵,
这是我们唯一的幸运。
美人陡然站起,厉声问他这诗是何人所作。他惶然说出真相,美人命他即刻回家看表妹,并诅咒道:“愿安拉像你摧残她的韶华那样折腾你的青春!”
他尚未到家,便听闻了表妹逝世的噩耗。
表妹临终前请他的母亲转告他最后要说给美人听的箴言:“信义属善良德行,阴险是卑鄙行径。”
美人听后潸然泪下:“她算把你从我手中给挽救了。我原是存心危害你的,现在我洗心革面,不伤害你,也不扰乱、迷惑你了。”
美人去表妹墓前拜祭,并撕毁那件绿色衣裙,在墓前焚烧。碧眼于这裂帛碎锦间坠落于地面缝隙中,躲过火焚的命运。
再次在镜前睁开眼,是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巴黎,一位交际花的香闺中。
她全盛之时,在这璀璨花都所向披靡,裙角掠过处席卷的皆是贵公子们的金钱和爱情。可是一切繁华如开败黄花,如今的瞬病缠身,已门前冷落车马稀。
她在病榻上咳嗽了大半夜,仍无人进来询问。她勉力支身,手瑟瑟伸到妆台前,取那里的半杯水饮尽。目光触到那冰凉镜面,她忽然有了莫名力气,起身到镜前坐直,梳了梳失去光泽的长卷发,然后取出最喜欢的首饰一件件戴上。
最后戴上的是白金镶嵌的祖母绿项链,欧洲著名珠宝商出品,十分精致,也衬她眼睛的颜色。她凝视着项链露出了一缕笑容,蜡黄的双颊竟然泛出了红晕。
送她项链的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这昂贵的礼物一度令他耗尽巴黎数月的生活费。
与他的交往令她觉得无限接近爱情,可是这个小情人的父亲棒打鸳鸯,而他到底也没有违抗父命的勇气。
“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想起她曾对他说过的这句话,她转瞬间泪如雨下,手抓住项链猛地一拉,项链断裂,碧眼、几粒钻石与一截白金链成为了这朵交际花所能把握的最后的物事。
最近的一次,碧眼被设计成一副K金镶嵌的耳环。在陪伴纽约一位老太太四十年后,她们作为老太太的遗物出现在了拍卖场上。
一锤定音,她们最新的命运是前往中国。
停止千山万水的旅程之后,她们在一个古都醒来,面对她们的不再是妆台镜子,而是一个炮筒般的镜头,把持和旋动镜头的是一双纤长的手。
碧眼和镜头后的人相互观察和审视着,都想读出对方的故事。
快门声响。OK,暂且,让画面定格在这里。
注:第二个故事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阿济子与阿济簪》一节,细节与诗文有改编。
第三个故事取材于《茶花女》。
埃及艳后确有用祖母绿粉末调制眼影的习惯。阿拉伯人认为祖母绿有解毒的作用。
摄影/施夏明
那男人目眩神迷,眼波迷离,带着轻佻的微笑,却吟出表妹日间所吟的诗:
我们听令,
我们遵命,
我们从容死去。
他甘愿品尝她朱唇暗藏的鸩毒,
拒绝祖母绿的救赎。
向他献祭以纯净的魂灵,
这是我们唯一的幸运。
美人陡然站起,厉声问他这诗是何人所作。他惶然说出真相,美人命他即刻回家看表妹,并诅咒道:“愿安拉像你摧残她的韶华那样折腾你的青春!”
他尚未到家,便听闻了表妹逝世的噩耗。
表妹临终前请他的母亲转告他最后要说给美人听的箴言:“信义属善良德行,阴险是卑鄙行径。”
美人听后潸然泪下:“她算把你从我手中给挽救了。我原是存心危害你的,现在我洗心革面,不伤害你,也不扰乱、迷惑你了。”
美人去表妹墓前拜祭,并撕毁那件绿色衣裙,在墓前焚烧。碧眼于这裂帛碎锦间坠落于地面缝隙中,躲过火焚的命运。
再次在镜前睁开眼,是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巴黎,一位交际花的香闺中。
她全盛之时,在这璀璨花都所向披靡,裙角掠过处席卷的皆是贵公子们的金钱和爱情。可是一切繁华如开败黄花,如今的瞬病缠身,已门前冷落车马稀。
她在病榻上咳嗽了大半夜,仍无人进来询问。她勉力支身,手瑟瑟伸到妆台前,取那里的半杯水饮尽。目光触到那冰凉镜面,她忽然有了莫名力气,起身到镜前坐直,梳了梳失去光泽的长卷发,然后取出最喜欢的首饰一件件戴上。
最后戴上的是白金镶嵌的祖母绿项链,欧洲著名珠宝商出品,十分精致,也衬她眼睛的颜色。她凝视着项链露出了一缕笑容,蜡黄的双颊竟然泛出了红晕。
送她项链的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这昂贵的礼物一度令他耗尽巴黎数月的生活费。
与他的交往令她觉得无限接近爱情,可是这个小情人的父亲棒打鸳鸯,而他到底也没有违抗父命的勇气。
“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想起她曾对他说过的这句话,她转瞬间泪如雨下,手抓住项链猛地一拉,项链断裂,碧眼、几粒钻石与一截白金链成为了这朵交际花所能把握的最后的物事。
最近的一次,碧眼被设计成一副K金镶嵌的耳环。在陪伴纽约一位老太太四十年后,她们作为老太太的遗物出现在了拍卖场上。
一锤定音,她们最新的命运是前往中国。
停止千山万水的旅程之后,她们在一个古都醒来,面对她们的不再是妆台镜子,而是一个炮筒般的镜头,把持和旋动镜头的是一双纤长的手。
碧眼和镜头后的人相互观察和审视着,都想读出对方的故事。
快门声响。OK,暂且,让画面定格在这里。
注:第二个故事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阿济子与阿济簪》一节,细节与诗文有改编。
第三个故事取材于《茶花女》。
埃及艳后确有用祖母绿粉末调制眼影的习惯。阿拉伯人认为祖母绿有解毒的作用。
摄影/施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