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养生保健 > 宝宝常见病防治百科章节目录 > 第十二篇 宝宝心理疾病与行为障碍的家庭护理(2)

第十二篇 宝宝心理疾病与行为障碍的家庭护理(2)(2/2)

宝宝常见病防治百科作者:郑国权 2017-04-13 11:33
多动症

    导致宝宝多动症的原因

    宝宝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宝宝行为异常问题。这类宝宝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导致宝宝多动症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  饮食不当。现在的宝宝大多营养良好,但很多父母唯恐宝宝挨饥受饿,本来进食已经不少,但还是继续鼓励宝宝多进食,以致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初起即腹胀甚或腹泻,日久即出现厌食,或虽不厌食,但消化功能不良出现腹泻、便秘。久而久之,可使宝宝营养不良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

    ◆  穿戴过多。很多父母唯恐宝宝受凉,经常给宝宝添衣加被,却不知穿着太多,体内需要散出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而使宝宝经常流汗,久之,即成阴虚之体。

    ◆  热病治疗不彻底。许多宝宝患发热疾病如流感,治疗过程中但见饮食好转,体温刚正常,即中止治疗,以致余热未尽、耗气伤阴。

    ◆  活动量较大、出汗较多,也可容易出现偏瘦、阴虚之症。

    宝宝多动症的表现

    ◆  婴儿期主要表现为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养难和不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会爬行的时候,大人稍不注意,就会爬出摇篮或从床上摔到地下。

    ◆  幼儿期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动作不协调、行为无目的、缺乏控制力、少静多动。学走步的时候,不是在大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走,而是以跑代走,一丢开手就会马上摔倒。

    ◆  行为过分,粗心大意,做事常常有始无终,行为障碍,易冲动,爱影响别人学习,破坏性强,说谎,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挖鼻孔、咬指甲等。

    ◆  认知障碍,绘图、唱歌能力差,分不清左右。

    ◆  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尽管智力正常,但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掌握所学的内容。

    ◆  性格倔强、大胆、好冒险。

    ◆  情绪不稳,易激怒,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甚至打人、摔东西等。

    最佳预防措施

    ◆  俗话说得好:“小儿身要安,三分饥与寒。”往往饮食过饱,小儿的消化功能不足以消化如此过多的食物,致使小儿的胃肠功能紊乱,预防的唯一措施,就是禁止过多饮食,以虽觉饱但还想吃为

    原则。

    ◆  小儿有多动少静的特点,因此宝宝的穿着应比成年人适合时令的穿着略少为宜,以既不寒冷又不常出汗为度。

    ◆  患热病如流感后应彻底治疗,以在症状消除,其他一切生理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再继续用药抗感染2~3天巩固疗效方可。

    ◆  活动量过大而出现病态者,应诱导、鼓励其适当地沉静,使其动静有度,不急不躁,有利于身心健康。

    家庭护理要点

    ◆  父母要了解多动症的一般知识,分析宝宝的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按照医生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家庭治疗氛围。

    ◆  在掌握宝宝疾病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宝宝避免过度兴奋、激动与过度疲劳。

    ◆  克服对宝宝简单粗暴、不讲道理以及保护过度、溺爱无边等不良的家庭教养方法。用正确的态度关心和爱护宝宝,有微小进步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宝宝入睡、起床、吃饭、学习、游戏等要有规律,不能迁就。

    ◆  教育应循序渐进,不能过分苛求。对不正当的言行,应好言相劝,不能制定太多的清规戒律。

    ◆  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正规治疗。适当用药,可选哌甲酯

    治疗。

    ◆  多动症患儿在饮食上,应坚持“三多三少”的原则。“三多”是指多吃富含蛋白质和卵磷脂的食物,多吃含锌食物和多吃含铁食物。“三少”是指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含酪氨酸及甲级水杨酸的食物,少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