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宝宝家庭用药父母须知(6)
《宝宝常见病防治百科》作者:郑国权 2017-04-13 11:33
第十三篇 宝宝家庭用药父母须知(6)
⑹栓剂
栓剂通常是让宝宝退热、止吐,或者是缓解便秘的,主要是利用**黏膜吸收药效,适合不容易喂药的宝宝。但是,栓剂不能过度使用。
●确保药物是小儿剂型,把握好用量,有时候不需要用一整颗,就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正确的剂量。
●栓剂接触手部的温度后容易软掉,可以先放入冰箱或以冷水冲泡,让其变硬后再使用。
●给药前要先洗手消毒。
●如果栓剂总是塞不进去,可以使用水剂润滑油(如凡士林)。
●如果栓剂刚塞进去又溜出来,可以在塞入栓剂后用双手压住宝宝的**,夹紧1分钟左右,使药物吸收。
⑺外用药膏
给宝宝涂抹药膏最好是在宝宝睡觉前或洗澡后,在皮肤较软、较干净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使用药膏或软膏前后洗手消毒。
●清洗宝宝的患部,并保持皮肤干爽。
●必须用手指接触宝宝皮肤的药品,遵从医嘱擦上薄薄的一层即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涂抹,保持同一方向,不要来回涂抹。
●如果皮肤上有破损,可用棉签或纱布涂药。
父母须知
如果使用喷雾剂,应让宝宝把脸转到一边,喷口对准患部10~15厘米,从中心向四周或上部到底部均匀喷洒。
提高宝宝用药的依从性
依从性又称顺从性、顺应性,是指患儿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宝宝由于怕打针、输液和服药带来的痛苦,或是不懂得治疗的重要性,往往采取哭闹的方式拒绝治疗,那么,如何提高宝宝的用药依从性呢?
首先要从精神上鼓励和称赞宝宝,对他讲清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不治疗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宝宝能够听懂、能理解,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其次,父母应选择宝宝容易接受的药物类型,如咀嚼片、糖浆剂、滴剂、颗粒剂等。根据病情特点,可使用口服液代替打针输液,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父母还可以采用去除药物的苦味和异味、选用宝宝喜欢食用的颜色、提高口服药的口感等方法使宝宝对药物适应。
也可采用长效缓释制剂,以减少服药次数。
⑴借助喂药器,吃药不再难
●滴管:适合不会用杯子喝水的婴儿。目测量度后要快速滴入宝宝的嘴里,因为药液容易滴出。
●针筒喂药器:即用针筒的原理,将已混合药粉的药水抽取,吸够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压宝宝的脸颊两侧,使其嘴巴自然张开,再将针筒沿着宝宝的嘴角伸进口腔侧边,将药水分次注入,让宝宝有时间吞咽。
●杯子或汤匙:由于宝宝所用的器具造型都很可爱,所以可以用宝宝喜欢的汤匙、杯子等喂药。喂药时,用汤匙、杯子抵住宝宝的舌头,再慢慢灌入药水,等宝宝有吞下药水的动作后,手才能松开。
⑵让宝宝乖乖吃药的方法
对父母来说,给宝宝喂药比喂饭还要难。其实,让宝宝乖乖吃下药物并非难事。以下是给宝宝喂口服药的技巧,针对宝宝的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喂药方式,有助于宝宝和你合作,顺利地吃下药。
●提供正确剂量的药物,总量尽量要小。每次只喂一点药。如果使用的是滴管或是给药器,为了防止窒息,应沿着宝宝嘴巴的一侧给药,让药物慢慢地流入宝宝的口腔中。
●无论你是抱着宝宝,还是把他放在婴儿椅上,都要让他保持脸稍稍扬起的姿势。不要让宝宝在服药时平卧,这个姿势很容易导致
窒息。
●如果小宝宝还不能吞服药片、胶囊,应先将药片、胶囊研成粉末,调好糖水,用小汤匙给宝宝喂服。最好把宝宝抱起,取半卧位慢慢地将药液从宝宝口角灌入。
●如果给宝宝喂食药粉,可把药粉粘在母亲的**上或奶瓶嘴上,然后给宝宝吃奶,药物可随同乳汁一同服下,药量大时,可重复分次进行,也可拌糖水喂服。
●如果宝宝吃的药特别苦,如小檗碱等,应先在小勺里放点糖,将药粉倒在糖上,再放点糖盖上药,并准备好糖水,灌入口内就给宝宝喝糖水。
●如果喂宝宝油类药物,如鱼肝油滴剂、液习犬石蜡等,可滴于饼干或馒头等食物上,或滴在一勺粥内一起吃下。哺乳期的宝宝可用滴管直接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⑹栓剂
栓剂通常是让宝宝退热、止吐,或者是缓解便秘的,主要是利用**黏膜吸收药效,适合不容易喂药的宝宝。但是,栓剂不能过度使用。
●确保药物是小儿剂型,把握好用量,有时候不需要用一整颗,就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正确的剂量。
●栓剂接触手部的温度后容易软掉,可以先放入冰箱或以冷水冲泡,让其变硬后再使用。
●给药前要先洗手消毒。
●如果栓剂总是塞不进去,可以使用水剂润滑油(如凡士林)。
●如果栓剂刚塞进去又溜出来,可以在塞入栓剂后用双手压住宝宝的**,夹紧1分钟左右,使药物吸收。
⑺外用药膏
给宝宝涂抹药膏最好是在宝宝睡觉前或洗澡后,在皮肤较软、较干净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使用药膏或软膏前后洗手消毒。
●清洗宝宝的患部,并保持皮肤干爽。
●必须用手指接触宝宝皮肤的药品,遵从医嘱擦上薄薄的一层即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涂抹,保持同一方向,不要来回涂抹。
●如果皮肤上有破损,可用棉签或纱布涂药。
父母须知
如果使用喷雾剂,应让宝宝把脸转到一边,喷口对准患部10~15厘米,从中心向四周或上部到底部均匀喷洒。
提高宝宝用药的依从性
依从性又称顺从性、顺应性,是指患儿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宝宝由于怕打针、输液和服药带来的痛苦,或是不懂得治疗的重要性,往往采取哭闹的方式拒绝治疗,那么,如何提高宝宝的用药依从性呢?
首先要从精神上鼓励和称赞宝宝,对他讲清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不治疗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宝宝能够听懂、能理解,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其次,父母应选择宝宝容易接受的药物类型,如咀嚼片、糖浆剂、滴剂、颗粒剂等。根据病情特点,可使用口服液代替打针输液,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父母还可以采用去除药物的苦味和异味、选用宝宝喜欢食用的颜色、提高口服药的口感等方法使宝宝对药物适应。
也可采用长效缓释制剂,以减少服药次数。
⑴借助喂药器,吃药不再难
●滴管:适合不会用杯子喝水的婴儿。目测量度后要快速滴入宝宝的嘴里,因为药液容易滴出。
●针筒喂药器:即用针筒的原理,将已混合药粉的药水抽取,吸够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压宝宝的脸颊两侧,使其嘴巴自然张开,再将针筒沿着宝宝的嘴角伸进口腔侧边,将药水分次注入,让宝宝有时间吞咽。
●杯子或汤匙:由于宝宝所用的器具造型都很可爱,所以可以用宝宝喜欢的汤匙、杯子等喂药。喂药时,用汤匙、杯子抵住宝宝的舌头,再慢慢灌入药水,等宝宝有吞下药水的动作后,手才能松开。
⑵让宝宝乖乖吃药的方法
对父母来说,给宝宝喂药比喂饭还要难。其实,让宝宝乖乖吃下药物并非难事。以下是给宝宝喂口服药的技巧,针对宝宝的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喂药方式,有助于宝宝和你合作,顺利地吃下药。
●提供正确剂量的药物,总量尽量要小。每次只喂一点药。如果使用的是滴管或是给药器,为了防止窒息,应沿着宝宝嘴巴的一侧给药,让药物慢慢地流入宝宝的口腔中。
●无论你是抱着宝宝,还是把他放在婴儿椅上,都要让他保持脸稍稍扬起的姿势。不要让宝宝在服药时平卧,这个姿势很容易导致
窒息。
●如果小宝宝还不能吞服药片、胶囊,应先将药片、胶囊研成粉末,调好糖水,用小汤匙给宝宝喂服。最好把宝宝抱起,取半卧位慢慢地将药液从宝宝口角灌入。
●如果给宝宝喂食药粉,可把药粉粘在母亲的**上或奶瓶嘴上,然后给宝宝吃奶,药物可随同乳汁一同服下,药量大时,可重复分次进行,也可拌糖水喂服。
●如果宝宝吃的药特别苦,如小檗碱等,应先在小勺里放点糖,将药粉倒在糖上,再放点糖盖上药,并准备好糖水,灌入口内就给宝宝喝糖水。
●如果喂宝宝油类药物,如鱼肝油滴剂、液习犬石蜡等,可滴于饼干或馒头等食物上,或滴在一勺粥内一起吃下。哺乳期的宝宝可用滴管直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