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茶经 第八章(6)(2/2)
《茶经》作者:(唐)陆羽 等 2017-04-14 12:52
司之用而已。其旁有泉,恒用石覆之,味精妙,在惠泉之上。
《云南记》;名山县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西南。按《拾遗志》、《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在此。
《云南通志》:“茶山在元江府城西北普洱界。太华山在云南府西,产茶色似松萝,名曰太华茶。”“普惰出元江府普洱山,性温味香。儿茶出永昌府,俱作团。又感通茶出大理府点苍山感通寺。”
《续博物志》:威远州即唐南诏银生府之地,诸山出茶,收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广舆记》:“云南广西府出茶。又湾甸州出茶,其境内孟通山所产,亦类阳羡茶,谷雨前采者香。”“曲靖府出茶,子丛生,单叶子可作油。”
许鹤沙《滇行纪程》:滇中阳山茶,绝类松萝。
《天中记》:容州黄家洞出竹茶,其叶如嫩竹,土人采以作饮,甚甘美。(原注:广西容县,唐容州。)
《贵州通志》:贵阳府产茶,出龙里东苗坡及阳宝山,土人制之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咸宁府茶出平远,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
《地图综要》:贵州新添军民卫产茶,平越军民卫亦出茶。
《研北杂志》:交趾出茶,如绿苔,味辛烈,名曰登。北人重译,名茶曰钗。
【译文】
《国史补》:民间的习俗以茶为贵,因此茶的名字和品种有很多。剑南有蒙顶的石花,或叫小方、散芽,号称为第一。湖州有顾渚的紫笋,东川有神泉的小团、绿昌明、兽目,峡州有小江园、碧涧寮、明月房、茱萸寮,福州有柏岩、方山露芽,婺州有东白、举岩、碧貌,建安有青凤髓,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的黄芽;绵州的松岭,雅州的露芽,南康的云居,彭州的仙崖、石花,渠江的薄片,邛州的火井、思安,黔阳的都濡、南株,泸川的纳溪、梅岭,义兴的阳羡、春池、阳凤岭,都是最好的品种。
《文献通考》:从建州出产的片茶有龙、凤、石乳、的乳、白乳、头金、蜡面、头骨、次骨、末骨、粗骨、山挺十二种,这些用来作为贡品以及国家和地方使用。余州的片茶,有进宝双胜、宝山两府,都是出自于兴**;仙芝、嫩蕊、福合、禄合、运合、脂合都是出产于饶州池州;泥片出自虞州;绿英、金片出自于袁州;玉津出自于临江军;灵川出自福州;先春、早春、华英、来泉、胜金出自歙州;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出自潭州;大拓枕出自江陵、大小巴陵;开胜、开棬、小棬、生黄翎毛出自岳州;双上绿牙、大小方出自岳、辰、澧州;东首、浅山、薄侧出光州。总共二十六种,其中两浙和宣、江、鼎州只以上中下或者第一至第五为号。其中的散茶,则有太孩龙溪、次号、末号,出自淮南;岳麓、草子、杨树、雨前、雨后,出自荆湖;清口出自归州;茗子出自江南。总共有十一种。
《云南记》;名山县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西南。按《拾遗志》、《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在此。
《云南通志》:“茶山在元江府城西北普洱界。太华山在云南府西,产茶色似松萝,名曰太华茶。”“普惰出元江府普洱山,性温味香。儿茶出永昌府,俱作团。又感通茶出大理府点苍山感通寺。”
《续博物志》:威远州即唐南诏银生府之地,诸山出茶,收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广舆记》:“云南广西府出茶。又湾甸州出茶,其境内孟通山所产,亦类阳羡茶,谷雨前采者香。”“曲靖府出茶,子丛生,单叶子可作油。”
许鹤沙《滇行纪程》:滇中阳山茶,绝类松萝。
《天中记》:容州黄家洞出竹茶,其叶如嫩竹,土人采以作饮,甚甘美。(原注:广西容县,唐容州。)
《贵州通志》:贵阳府产茶,出龙里东苗坡及阳宝山,土人制之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咸宁府茶出平远,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
《地图综要》:贵州新添军民卫产茶,平越军民卫亦出茶。
《研北杂志》:交趾出茶,如绿苔,味辛烈,名曰登。北人重译,名茶曰钗。
【译文】
《国史补》:民间的习俗以茶为贵,因此茶的名字和品种有很多。剑南有蒙顶的石花,或叫小方、散芽,号称为第一。湖州有顾渚的紫笋,东川有神泉的小团、绿昌明、兽目,峡州有小江园、碧涧寮、明月房、茱萸寮,福州有柏岩、方山露芽,婺州有东白、举岩、碧貌,建安有青凤髓,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的黄芽;绵州的松岭,雅州的露芽,南康的云居,彭州的仙崖、石花,渠江的薄片,邛州的火井、思安,黔阳的都濡、南株,泸川的纳溪、梅岭,义兴的阳羡、春池、阳凤岭,都是最好的品种。
《文献通考》:从建州出产的片茶有龙、凤、石乳、的乳、白乳、头金、蜡面、头骨、次骨、末骨、粗骨、山挺十二种,这些用来作为贡品以及国家和地方使用。余州的片茶,有进宝双胜、宝山两府,都是出自于兴**;仙芝、嫩蕊、福合、禄合、运合、脂合都是出产于饶州池州;泥片出自虞州;绿英、金片出自于袁州;玉津出自于临江军;灵川出自福州;先春、早春、华英、来泉、胜金出自歙州;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出自潭州;大拓枕出自江陵、大小巴陵;开胜、开棬、小棬、生黄翎毛出自岳州;双上绿牙、大小方出自岳、辰、澧州;东首、浅山、薄侧出光州。总共二十六种,其中两浙和宣、江、鼎州只以上中下或者第一至第五为号。其中的散茶,则有太孩龙溪、次号、末号,出自淮南;岳麓、草子、杨树、雨前、雨后,出自荆湖;清口出自归州;茗子出自江南。总共有十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