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茶经章节目录 > 续茶经 第八章(7)

续茶经 第八章(7)(2/2)

茶经作者:(唐)陆羽 等 2017-04-14 12:52
氏,让人取来茶乳制作成片,叫京铤、的乳和骨子等,那么说京铤的品种,就是从南唐开始的。《苑录》说:“的乳以下的品种,是用下等的品种掺杂着提炼买卖的,只有到京师去的,才是正宗的没有掺杂,铤的名字应该就是这样来的。”有人说,从喀以来,才有这种茶叶。据当时有见识的人说,金陵是僭越之国,只能称为都下,而尊朝廷为京师。今天忽然有这个名字,难道是它将归京师吗?

    罗廪《茶解》:唐代出产茶叶的地方,仅仅就像季疵所说的那样。而现在的虎丘、罗岕、天池、顾渚、松萝、龙井、雁宕、武夷、灵川、大盘、日铸、朱溪等名茶,没有一个没有记录的。现在才发现灵草到处都存在,只是培植的不当,有的是疏忽于采摘制造。

    《潜榷类书?茶谱》:袁州的界桥茶,名声赫赫,不像湖州的研膏、紫笋,烹煮之后有绿色的细脚垂下。另外婺州的举岩茶,每一片都方正细小,所以虽然产量很少,味道却极其甘甜芳香,煎煮之后就像碧玉之乳。

    《农政全书》:玉垒关外的宝唐山,有长在悬崖上的茶树,枝芽长到三寸到五寸,才有一两片叶子。涪州出产三种茶叶:最好的是宾化,其次是白马,最差的是涪陵。

    《煮泉小品》:茶叶从浙江往北都比较好。只有闽广往南,不但不能随便喝水,而且茶也应当慎用。以前鸿渐没有详细地说明岭南等茶,只是说“有时会得到,味道很好”。我看见那些地方多有瘴疠之气,水草沾染上了这样的气息,北方人吃了,很容易导致疾病,所以说应该慎用。

    《茶谱通考》:岳阳的含膏冷,剑南的绿昌明,蕲门的团黄,蜀川的雀舌,巴东的真香,夷陵的压砖,龙安的骑火。

    《江南通志》:苏州府吴县西山出产茶叶,在谷雨之前采摘用火烘干。特别精细的,拿到市场上去卖,会被争先抢购价格很高,因为在谷雨前的才算贵重。

    《吴郡虎丘志》:虎丘茶叶,和尚的房前房后都种植了,闻名天下。在谷雨前采摘细芽,烘焙之后烹煮,颜色就像月下的白色一样,味道就像豆花一样香。近来因为公事需要找一些茶赠给远方的朋友,山上的和尚给了一斤茶叶,花费了很多钱财。是因为苦于派送,茶树得不到修整,甚至砍伐了取茶,所以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

    米襄阳《志林》:苏州的穹窿山下有一座海云庵,庵中有两棵茶树,这两棵树是生长在一起的,已经超过二百多年了。

    《姑苏志》:虎丘寺的西面出产茶叶,朱安雅说:“现在二山门偏西的地方,原来的名字叫做茶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