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第八(1)(2/2)
《三国的碎屑》作者:李异鸣 2017-04-18 18:46
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市场在他父亲面前搬弄是非,因此他父亲对他也随之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捕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正在此时,河水突然开裂,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来。王祥喜出望外,将鲤鱼带回家供奉继母。
陆绩是三国吴郡吴县人。六岁时,陆绩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悄悄把两个橘子揣到怀里。告别跪拜的时候,一不小心,橘子从他的怀中掉了下来。袁术问他为什么悄悄地揣了两个橘子,陆绩跪着回答道:“我母亲一向很喜欢吃橘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亲。”袁术听了,大加赞美。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于公元267年立为皇太子。司马炎从小就十分愚蠢。有一天他在华林园玩耍,听到蛤蟆叫,问左右侍从:“他们这么叫是为了官家,还是为了私家?”左右听了暗暗好笑,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说:“在官地的是为官家,在私地的是为私家。”后来,发生了饥荒,许多百姓饿死,他又问:“百姓肚子饿,为什么不吃肉粥?”人们听了,更是啼笑皆非。
低能的司马衷被奉为太子,许多大臣都感到担忧。尚书令卫瓘于公元278年10月,晋武帝在陵云台设宴时,他假装醉酒跪在晋武帝座椅前说:“臣有事启奏。”武帝说:“公有什么话要说?” 卫瓘摸着座椅说:“这个座位可惜!”武帝听出了他话中意思,却假装不解地说:“公真的喝醉了吗?” 卫瓘一听此言,知道武帝已决心要传位给太子了,从此就不再进言。
孟宗是三国时吴国人,他从小丧父,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孝顺的孟宗都想方设法的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时已隆冬,哪来的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忽然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在仔细一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原来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于是他把竹笋带回家,做羹给母亲吃,母亲的病也好了!
陆绩是三国吴郡吴县人。六岁时,陆绩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悄悄把两个橘子揣到怀里。告别跪拜的时候,一不小心,橘子从他的怀中掉了下来。袁术问他为什么悄悄地揣了两个橘子,陆绩跪着回答道:“我母亲一向很喜欢吃橘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亲。”袁术听了,大加赞美。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于公元267年立为皇太子。司马炎从小就十分愚蠢。有一天他在华林园玩耍,听到蛤蟆叫,问左右侍从:“他们这么叫是为了官家,还是为了私家?”左右听了暗暗好笑,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说:“在官地的是为官家,在私地的是为私家。”后来,发生了饥荒,许多百姓饿死,他又问:“百姓肚子饿,为什么不吃肉粥?”人们听了,更是啼笑皆非。
低能的司马衷被奉为太子,许多大臣都感到担忧。尚书令卫瓘于公元278年10月,晋武帝在陵云台设宴时,他假装醉酒跪在晋武帝座椅前说:“臣有事启奏。”武帝说:“公有什么话要说?” 卫瓘摸着座椅说:“这个座位可惜!”武帝听出了他话中意思,却假装不解地说:“公真的喝醉了吗?” 卫瓘一听此言,知道武帝已决心要传位给太子了,从此就不再进言。
孟宗是三国时吴国人,他从小丧父,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孝顺的孟宗都想方设法的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时已隆冬,哪来的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忽然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在仔细一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原来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于是他把竹笋带回家,做羹给母亲吃,母亲的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