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事第九(1)
《三国的碎屑》作者:李异鸣 2017-04-18 18:46
逸事第九(1)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汉末庞德在荆州隐居,荆州刺史刘表来拜会他,看到他正在田间耕种,便问:“先生不去当官却在此耕种,以后子孙怎么办,留给他们什么?”庞德傲然回答说:“别人留给子孙的是危险,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全。”
司马徽和人说话的时候,无论好坏都说好,从来不说别人的缺点。有人问司马徽:“最近还好吗?”回答说:“好。”又有人说自己儿子去世了,司马徽说:“那更好。”他的妻子责备他说:“别人认为你有德行,所以才和你说话。为什么你听到别人儿子去世了,却也说好?”司马徽说:“你说的话,也很好啊。”现在人们说“好好先生”就是出于此。
张道陵即张陵,由他创造的五斗米道正式奉老子为教祖。张鲁使教內“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相传张陵当初在鹤鸣山学道,遇到神仙传授给他《天宫章本》一千两百卷及”三天正法”,并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于是豁然贯通,自成一家。
张陵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祖孙三代,被世人称为”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张陵称”天师”,张衡称”嗣师”,张鲁称”系师”。
华佗的医术高超绝伦,他可以施用打外科手术,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般无二。关于华佗作外科手术有书记载曰:”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馀日中,鬓眉堕落。” 华佗说:”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汉末庞德在荆州隐居,荆州刺史刘表来拜会他,看到他正在田间耕种,便问:“先生不去当官却在此耕种,以后子孙怎么办,留给他们什么?”庞德傲然回答说:“别人留给子孙的是危险,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全。”
司马徽和人说话的时候,无论好坏都说好,从来不说别人的缺点。有人问司马徽:“最近还好吗?”回答说:“好。”又有人说自己儿子去世了,司马徽说:“那更好。”他的妻子责备他说:“别人认为你有德行,所以才和你说话。为什么你听到别人儿子去世了,却也说好?”司马徽说:“你说的话,也很好啊。”现在人们说“好好先生”就是出于此。
张道陵即张陵,由他创造的五斗米道正式奉老子为教祖。张鲁使教內“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相传张陵当初在鹤鸣山学道,遇到神仙传授给他《天宫章本》一千两百卷及”三天正法”,并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于是豁然贯通,自成一家。
张陵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祖孙三代,被世人称为”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张陵称”天师”,张衡称”嗣师”,张鲁称”系师”。
华佗的医术高超绝伦,他可以施用打外科手术,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般无二。关于华佗作外科手术有书记载曰:”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馀日中,鬓眉堕落。” 华佗说:”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