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三国的碎屑章节目录 > 三国的碎屑 杂谈第十二(1)

三国的碎屑 杂谈第十二(1)(2/2)

三国的碎屑作者:李异鸣 2017-04-18 18:46
晋时风靡一时。五石散出自汉代,在当时很少被人服用,直到三国曹魏尚书何晏服用之后,获得奇效,才开始流行起来。五石散服用之后会令人全身发热,服食者必须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所以五石散又称寒食散。长期服用五石散会有副作用,内心烦躁,当药力发作的时候,常常要出外散步以求散去药力,所以又被称为行散。

    古代女子爱把长发盘成一个髻,发髻中很有名的蛇髻传说是由魏时的甄后创造的。传说甄后进宫后,宫中有一条绿蛇一直在甄后梳妆时于前面盘成一团,甄后就模仿蛇的形象梳成了蛇髻。

    《三国演义》的英译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直译的话叫作《三个王朝的罗曼史》。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奇才张松,他虽然形貌丑陋,但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他的强记之能,在当时堪称中华一绝。《三国演义》里关于张松“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巧气曹操,贬低曹操以貌取人的故事是罗贯中依据《益部耆旧杂记》中描写张松的百来字,敷演出来的一个精彩片断。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诸葛亮的躬耕地源于古籍的记载。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一书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说:“沔水又东经隆中经孔明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郦道元说的“沔水”,就是“汉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三国演义》描写,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葛亮与周瑜智谋不足,而是笑刘备虽有计谋却迟缓;曹操笑后确也出现了敌情,但已无惊无险。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雨后泥泞,无法通行。于是曹操下令,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那些割草的士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