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碎屑 附录第十四(2)(2/2)
《三国的碎屑》作者:李异鸣 2017-04-18 18:46
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治蜀,遂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的政策,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此外,孔明及法正对治铁、煮盐、织锦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败亡,使蜀国面临崩溃边沿,故诸葛亮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锦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
吴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避难到江南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原本东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孙氏三代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其中一大部分。为减轻负担,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分兵屯和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东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三国音乐
中国音乐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达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因传统礼教对音乐的重视,历朝历代都把音乐奉为治国安邦的经典,予以发扬光大。先秦的师旷、汉代的李延年等都对音乐的发展有独到贡献。三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及代表时代特色、标志着当时音乐发展水平的音乐家及其理论。其中,以嵇康、阮籍、蔡琰等为代表,他们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极高的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这与其思想上的**不羁、不受礼法约束有很大关系。嵇康可谓魏晋奇才,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尤其是他对琴及琴曲的嗜好,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珮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有一次,其友山涛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
吴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避难到江南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原本东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孙氏三代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其中一大部分。为减轻负担,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分兵屯和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东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三国音乐
中国音乐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达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因传统礼教对音乐的重视,历朝历代都把音乐奉为治国安邦的经典,予以发扬光大。先秦的师旷、汉代的李延年等都对音乐的发展有独到贡献。三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及代表时代特色、标志着当时音乐发展水平的音乐家及其理论。其中,以嵇康、阮籍、蔡琰等为代表,他们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极高的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这与其思想上的**不羁、不受礼法约束有很大关系。嵇康可谓魏晋奇才,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尤其是他对琴及琴曲的嗜好,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珮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有一次,其友山涛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