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6)(2/2)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作者:雾满拦江 2017-04-18 18:49
宣府的太监监军杜勋。
城楼上高喊:老杜,你不是投降李自成了吗?
杜勋回答:没错,这次我来北京,是劝崇祯投降的。
城楼上的太监大喜:那我们扔根绳子下去,把你拉上来。
杜勋进了城,就急忙进皇宫去找崇祯:陛下,吃了没有?
崇祯一见大怒:杜勋,你不是已经从贼了吗?有何脸面见朕?
杜勋笑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陛下你丫麻烦大了。现在你只有一条路,立即解散大明伪政府……话未说完,就见崇祯拿着剑跳起来,杜勋口风急转:哈哈哈,陛下,流寇李自成他们就爱这么说话,说习惯了,陛下,我这次进城来,是来营救陛下的。
怎么个营救法?崇祯激动不已地问。他和明朝的大多数皇帝一样,谁都不信,就相信太监。
就听杜勋说道:陛下,咱们这么着,我呢,假装进城来劝陛下向贼投降的,实际上呢,我就是惦念着陛下,看望看望陛下。等一会儿我回去,就告诉李自成说,城中还有十万精兵,正在严阵以待,李自成听了,肯定会吓得半死,掉头逃跑的。
杜勋这番话,绝对是一个浅显的智商测试,倘使崇祯皇帝的智商略高于弱智,就会不屑地冷笑。
但是崇祯的智商,明显低于任何人的预期。听了杜勋的话,他立即道:好,这个计策好。杜勋,如果你能让李贼知难而退,朕定有重赏。
奴才不指望任何回报,奴才希望的只是为陛下肝脑涂地。杜勋忽悠完,掉头出了城,就这样平安无事地生死关上走一遭,也堪称惊险了。
临走之前,杜勋还把李自成的和谈要求,转告给了崇祯。
李自成的要求,令人惊讶的低:只要崇祯皇帝答应割出西北的地盘给李自成,并封李自成为王,再拨白银一百万,李自成就冲着崇祯磕头,山呼万岁而退。
这会是真的吗?
是真的。
对皇家权力的顶礼膜拜,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这种恐惧已经深植于民众的基因之中。提起皇帝来,人人变色,纵然胆大妄为如李自成,也莫能例外。
这时候的李自成,虽然兵逼北京城,但并没有多少信心面对崇祯。他甚至在心里渴望着,崇祯皇帝能够答应他,而他愿意为了崇祯,于国内消灭流寇,于关外抵御清兵。
这时候崇祯正确的选择,是立即派一名亲信出城,与李自成商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多少也是个缓兵之计。
可是崇祯没有。
崇祯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把这件责任推到谁身上好呢?大学士魏藻德如何?
立即把魏藻德叫来,与之计议。
老魏一听,差一点没破口大骂起来。
这个崇祯,脑子绝对是不正常。生死关头,他考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还琢磨着坑害别人。噢,这事我老魏答应下来,成了,是你崇祯英明神武;败了,是我老魏通贼杀头,敢情处处都是你的理?
城楼上高喊:老杜,你不是投降李自成了吗?
杜勋回答:没错,这次我来北京,是劝崇祯投降的。
城楼上的太监大喜:那我们扔根绳子下去,把你拉上来。
杜勋进了城,就急忙进皇宫去找崇祯:陛下,吃了没有?
崇祯一见大怒:杜勋,你不是已经从贼了吗?有何脸面见朕?
杜勋笑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陛下你丫麻烦大了。现在你只有一条路,立即解散大明伪政府……话未说完,就见崇祯拿着剑跳起来,杜勋口风急转:哈哈哈,陛下,流寇李自成他们就爱这么说话,说习惯了,陛下,我这次进城来,是来营救陛下的。
怎么个营救法?崇祯激动不已地问。他和明朝的大多数皇帝一样,谁都不信,就相信太监。
就听杜勋说道:陛下,咱们这么着,我呢,假装进城来劝陛下向贼投降的,实际上呢,我就是惦念着陛下,看望看望陛下。等一会儿我回去,就告诉李自成说,城中还有十万精兵,正在严阵以待,李自成听了,肯定会吓得半死,掉头逃跑的。
杜勋这番话,绝对是一个浅显的智商测试,倘使崇祯皇帝的智商略高于弱智,就会不屑地冷笑。
但是崇祯的智商,明显低于任何人的预期。听了杜勋的话,他立即道:好,这个计策好。杜勋,如果你能让李贼知难而退,朕定有重赏。
奴才不指望任何回报,奴才希望的只是为陛下肝脑涂地。杜勋忽悠完,掉头出了城,就这样平安无事地生死关上走一遭,也堪称惊险了。
临走之前,杜勋还把李自成的和谈要求,转告给了崇祯。
李自成的要求,令人惊讶的低:只要崇祯皇帝答应割出西北的地盘给李自成,并封李自成为王,再拨白银一百万,李自成就冲着崇祯磕头,山呼万岁而退。
这会是真的吗?
是真的。
对皇家权力的顶礼膜拜,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这种恐惧已经深植于民众的基因之中。提起皇帝来,人人变色,纵然胆大妄为如李自成,也莫能例外。
这时候的李自成,虽然兵逼北京城,但并没有多少信心面对崇祯。他甚至在心里渴望着,崇祯皇帝能够答应他,而他愿意为了崇祯,于国内消灭流寇,于关外抵御清兵。
这时候崇祯正确的选择,是立即派一名亲信出城,与李自成商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多少也是个缓兵之计。
可是崇祯没有。
崇祯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把这件责任推到谁身上好呢?大学士魏藻德如何?
立即把魏藻德叫来,与之计议。
老魏一听,差一点没破口大骂起来。
这个崇祯,脑子绝对是不正常。生死关头,他考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还琢磨着坑害别人。噢,这事我老魏答应下来,成了,是你崇祯英明神武;败了,是我老魏通贼杀头,敢情处处都是你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