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血打压(6)(2/2)
《当权不过如此》作者:郭宝平 2017-04-18 18:51
养使用的干部,确实不简单,他们居然说,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大案!用现在的话说,他们的意思是,这相当于有组织有预谋的反革命或者说**的大案!
可是,这两个学生,相距遥远,素不相识,你硬说他们有组织有预谋,他们怎么会招认啊!
当然,招认了,也是死,不招认,也是死。区别仅仅在于死法而已。如果招认,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处决;如果不招认,就打!打还不招认,就断其食物。
吴同学本来就挺勇敢——不然他会奔波数百里去见邹元标吗?再加上受到邹元标的感人事迹的感染,真就是宁死不屈。他年纪轻轻,胸怀大志,还没有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当然也是不愿意死的。所以,不给食物,就吃自己的棉袄里的棉絮,棉絮吃尽了,又吃粗布……能够吃的一切都吃尽了,还是没有死!
是急于给张居正汇报情况,还是首都那里催得挺紧,我说不清楚,反正办事的人等不及了,就用沙袋压住吴同学的嘴,把他压迫窒息而死;对王同学,他们也采取摧残、折磨的方式,最终将其迫害至死。
提意见的门生被整得家破人亡
当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这个国家要弹劾总统、那个国家国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又或者有的国家议会要求罢免某个重要人物的重要职务。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明代的中国,也是很常见的。除了皇帝,任何一个政务官,似乎都难免要经受这样的考验。当然,结局如何,那真要听天由命了。
遇到张居正这样的领导人,弹劾他的“议员”们的日子,就相当不好过了。现在,我就给诸位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
可是,这两个学生,相距遥远,素不相识,你硬说他们有组织有预谋,他们怎么会招认啊!
当然,招认了,也是死,不招认,也是死。区别仅仅在于死法而已。如果招认,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处决;如果不招认,就打!打还不招认,就断其食物。
吴同学本来就挺勇敢——不然他会奔波数百里去见邹元标吗?再加上受到邹元标的感人事迹的感染,真就是宁死不屈。他年纪轻轻,胸怀大志,还没有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当然也是不愿意死的。所以,不给食物,就吃自己的棉袄里的棉絮,棉絮吃尽了,又吃粗布……能够吃的一切都吃尽了,还是没有死!
是急于给张居正汇报情况,还是首都那里催得挺紧,我说不清楚,反正办事的人等不及了,就用沙袋压住吴同学的嘴,把他压迫窒息而死;对王同学,他们也采取摧残、折磨的方式,最终将其迫害至死。
提意见的门生被整得家破人亡
当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这个国家要弹劾总统、那个国家国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又或者有的国家议会要求罢免某个重要人物的重要职务。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明代的中国,也是很常见的。除了皇帝,任何一个政务官,似乎都难免要经受这样的考验。当然,结局如何,那真要听天由命了。
遇到张居正这样的领导人,弹劾他的“议员”们的日子,就相当不好过了。现在,我就给诸位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