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此去永年【结局】
《历史竟可这样读Ⅰ》作者:老丝 2017-04-18 18:55
第十二章 此去永年【结局】
盛姬的死令周穆王纯真的梦想彻底破灭。爱,已随伊人远去。
他本打算做个好帝王,做个好隐士,或与大臣们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或与盛姬在青山绿水间悠游相嬉。
理想很**,现实很骨感。活在这个世上,太多沉重,太多无奈。
周穆王渐渐地失去了生气。毕竟,他也确实很老了,孤苦伶仃得很老。可是,记忆却像一柄利刃,在他的心头不断地绞动。
记忆中有太多美好。坦荡如砥的草原,耸入云巅的雪峰,浊浪滔天的黄河,莽莽苍苍的密林。
甚至一抹云,一阵风,一片落叶,以及一条逶迤的小路。
当初那些不经意的幸福,现在看来,却都是伤痛的伏笔。
周穆王不甘心于沉沦。他要战胜伤痛,他要重新点燃梦想。他即使死,都要死在远行的路上。所以,他决定,重走一次环游之路,这也是对盛姬最好的怀念方式。
就像现在很多老红军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那些个峥嵘岁月,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无法去忘记。
周穆王一切准备停当,等待天明后的开拔。第一站,我们该还能记得,是犬戎。可是他的这一计划却遭到了祭公谋父的激烈反对。
祭公谋父意思很明确,你决不可再去犬戎。
祭公谋父道:犬戎属蛮夷外邦,向来对华夏只是虚与委蛇,陛下屡次带兵前去,岂不令其逆心顿生?
周穆王道:犬戎既属我华夏城邦,为何朕就不能再去?
祭公谋父道:犬戎与华夏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所谓臣服,不过是将就应景,陛下难道不知?
周穆王沉默。
祭公谋父道:当初先祖武王镇定天下,以国都为中心,以每五百里为区域划分。国都外五百里者为甸服,五百里至千里之间者为侯服,千里至千五百里者析服,千五百里至两千里者为要服,两千里外为荒罚甸服者供日祭,侯服者供月祀,宾服者供季享,要服者供岁贡,荒服者则只终身来朝一次即可,犬戎王大毕刚来朝见,想来陛下不会不知。
周穆王脸色一寒道:此去若犬戎如上次一样好生招待,朕岂会节外生枝?
祭公谋父道:若其不然呢?
周穆王冷笑道:那它可就是自讨苦吃,不能怪朕不仁慈了。
祭公谋父道:老臣听说大戎王大毕勤政爱民,国力强盛,陛下能保证一定大获全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姬的死令周穆王纯真的梦想彻底破灭。爱,已随伊人远去。
他本打算做个好帝王,做个好隐士,或与大臣们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或与盛姬在青山绿水间悠游相嬉。
理想很**,现实很骨感。活在这个世上,太多沉重,太多无奈。
周穆王渐渐地失去了生气。毕竟,他也确实很老了,孤苦伶仃得很老。可是,记忆却像一柄利刃,在他的心头不断地绞动。
记忆中有太多美好。坦荡如砥的草原,耸入云巅的雪峰,浊浪滔天的黄河,莽莽苍苍的密林。
甚至一抹云,一阵风,一片落叶,以及一条逶迤的小路。
当初那些不经意的幸福,现在看来,却都是伤痛的伏笔。
周穆王不甘心于沉沦。他要战胜伤痛,他要重新点燃梦想。他即使死,都要死在远行的路上。所以,他决定,重走一次环游之路,这也是对盛姬最好的怀念方式。
就像现在很多老红军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那些个峥嵘岁月,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无法去忘记。
周穆王一切准备停当,等待天明后的开拔。第一站,我们该还能记得,是犬戎。可是他的这一计划却遭到了祭公谋父的激烈反对。
祭公谋父意思很明确,你决不可再去犬戎。
祭公谋父道:犬戎属蛮夷外邦,向来对华夏只是虚与委蛇,陛下屡次带兵前去,岂不令其逆心顿生?
周穆王道:犬戎既属我华夏城邦,为何朕就不能再去?
祭公谋父道:犬戎与华夏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所谓臣服,不过是将就应景,陛下难道不知?
周穆王沉默。
祭公谋父道:当初先祖武王镇定天下,以国都为中心,以每五百里为区域划分。国都外五百里者为甸服,五百里至千里之间者为侯服,千里至千五百里者析服,千五百里至两千里者为要服,两千里外为荒罚甸服者供日祭,侯服者供月祀,宾服者供季享,要服者供岁贡,荒服者则只终身来朝一次即可,犬戎王大毕刚来朝见,想来陛下不会不知。
周穆王脸色一寒道:此去若犬戎如上次一样好生招待,朕岂会节外生枝?
祭公谋父道:若其不然呢?
周穆王冷笑道:那它可就是自讨苦吃,不能怪朕不仁慈了。
祭公谋父道:老臣听说大戎王大毕勤政爱民,国力强盛,陛下能保证一定大获全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