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如果这是宋史章节目录 > 第十八章 五字错千年(5)

第十八章 五字错千年(5)(2/2)

如果这是宋史作者:高天流云 2017-04-18 19:06
就范。而赵匡胤也真的配合他,一再地解释,一再地迁就,直到最后像理屈词穷一样的哑口无言了。而且更加诡异的是,他当着弟弟的面没有话说,当弟弟如愿离去之后,他才望着背影,对左右人等说出了另一番话——“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仍然看得极准,仍然雄才伟略目光如炬。但为什么你刚才不说啊?这时你多像一个当面吃了亏,没了办法,只能背后说点闲话找些平衡的可怜虫啊……

    那么到底这“在德不在险”的五字真言有什么厉害的啊?它有什么魔力让赵匡胤当场就范,把迁移国都这样的国政大事都放下了?

    事情要从赵光义的“德”字上想。德,即人心、官心。稍微搜脑一下,想必大家都知道,有无数的官场事件曾经让历代的皇帝们跳脚骂娘,可是等到要出狠招整治时,往往只要一些重臣向皇帝低声说出一句话来,皇帝老儿就一下子偃旗息鼓不玩了。

    那句话是——陛下,小心“官场震动……”

    皇帝是什么?万人之上,杀伐随意,还怕什么官场震动?不服就都杀了算了。可郁闷的是为什么皇帝们就都害怕了呢?

    看一下,关于官场、民心还有权贵们的羽翼一旦**起来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另一件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参照——汉高祖刘邦没法换太子。

    同样是开国皇帝,而且是远比赵匡胤强硬不羁,习惯性不按常理出牌的刘邦,由于喜欢小老婆戚夫人,爱屋及乌,就想把太子换成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但是他大老婆吕雉在一次宴会上请来了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老头儿们几乎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坐在原太子旁边喝酒,就彻底打消了刘邦换太子的念头。因为什么?刘邦事后说——那是商山四皓,四个出了名的贤者啊,彼羽翼已成,我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