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立储之争(2)(2/2)
《宋朝那些人》作者:景点 2017-04-18 19:15
两个人正说着,突听张洎拜见。吕端马上站起来告辞,从后门走了。有时候去拜访领导,同事碰面挺尴尬的,如果都带着礼物撞上更尴尬了。说白了张洎也是寇准以前提拔起来的,自从寇准被下放到青州之后,张洎从来都没有过问,也没有捎个信去青州问候这位恩师,现在见他又爬到了高位上,于是赶紧带礼物来了。
其实寇准也明白,世态炎凉,人走茶便凉,客满客冷也是常事,他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张洎。因为他知道张洎这人的城府浅,不像吕端说话就像有过滤器,很难听到有建议性的话。寇准想通过张洎了解自己走后的这段时间,京城里的方方面面,利于权衡。
就这年的四月,宋太后去世了,赵光义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于是在八月份正式公布,由寿王元侃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恒,大赦天下,令皇太子兼着掌管开封府的事务。
立储这件事,在当时很轰动。
为什么轰动,就因为自唐朝灭亡以来,中原四分五裂,称王称帝的人就像走马灯似的,哪还有什么立储的事情。现在听说立储,都感到新鲜啊。在太子拜祭祖庙那天,老百姓都到街上看热闹,都说这小天子长得英俊,怎么好怎么好。
这话些传到赵光义耳朵里,他感到很不舒服。他掀开袍子看看自己的箭伤,正流着腥臭的脓水,直腰都感到困难,知道自己这种情况坚持不了多久了。
想想马上就有人坐在他坐过的位子上,行使着他才能行使的权力,拥有着他拥有的东西,他突然感到有些不平衡了,于是对元侃有些怨恨。他把几个近臣叫到跟前,忧心忡忡地说:“元侃刚刚当上太子就拼命地拉拢大臣,到处张扬,还跟别人许愿,如果他当了皇帝之后怎么怎么。你们感到把天下托付给这样的人放心吗?”
挺侃派听到这里感到不好了,知道赵光义又想反复了。
寇准的心眼子超多,知道赵光义是怎么想的。不就是留恋自己的皇位,突然有人要接班,心理上受不了啦。于是拱手祝贺道:“陛下您应该高兴才是啊,大家都拥戴太子这是好事啊。历史上很多皇帝立了没威信的太子,引发了朝廷纷乱,甚至国家灭亡了。”
赵光义听了这话,深深地叹了口气,再也没有说什么。
说实话的,赵光义正巧是对挺侃派的人说的,要是李皇后的人在跟前,再烧几把火,相信他肯定就会把元侃给拿下的。赵光义就是这种多疑,自私,反复无常的性格,要不他也不会把宋朝给管理得处处被动,内忧外患。
事后寇准找到元侃指导他说:“太子啊,如今您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很不容易。我们当臣子的誓死捍卫您,但您也得低调些,不要过于张扬了。要表现出对所有的大臣都尊重的样子,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当臣的会帮您策划的。”
元侃点头说:“爱卿,我知道你对我好,等以后我当了皇帝……”
“打住打住,现在不要这么说,现在您的处境还很危险,您也知道,我们还是有对立面的,他们正想把您给搞下去呢。以后说话,要经过三思再讲。等以后当了皇帝再说吧。”
从此,太子就真的低调了,每次见到大臣都先行礼,让大臣们感到很不自在,跟赵光义要求说:“陛下,您看太子吧,见着我们就行礼,这让我们感到不安。能不能让他不要对我们行礼了?”
赵光义笑着说:“让他行吧,就等于给他个锻炼的机会。如果他学不会尊重老臣,将来对你们也不利是吧。”
随后赵光义下令建太子宫,选拔品质好而有才的人前去辅佐元侃,以期让他有实力完成接班大任。他还私下里对太子说:“以后也不必再刻意地对老臣行礼了。在没继位前行礼,你很可能在继位之后就骄傲起来。你只要记住,心中尊重人才,这对于你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就行了……”
其实寇准也明白,世态炎凉,人走茶便凉,客满客冷也是常事,他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张洎。因为他知道张洎这人的城府浅,不像吕端说话就像有过滤器,很难听到有建议性的话。寇准想通过张洎了解自己走后的这段时间,京城里的方方面面,利于权衡。
就这年的四月,宋太后去世了,赵光义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于是在八月份正式公布,由寿王元侃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恒,大赦天下,令皇太子兼着掌管开封府的事务。
立储这件事,在当时很轰动。
为什么轰动,就因为自唐朝灭亡以来,中原四分五裂,称王称帝的人就像走马灯似的,哪还有什么立储的事情。现在听说立储,都感到新鲜啊。在太子拜祭祖庙那天,老百姓都到街上看热闹,都说这小天子长得英俊,怎么好怎么好。
这话些传到赵光义耳朵里,他感到很不舒服。他掀开袍子看看自己的箭伤,正流着腥臭的脓水,直腰都感到困难,知道自己这种情况坚持不了多久了。
想想马上就有人坐在他坐过的位子上,行使着他才能行使的权力,拥有着他拥有的东西,他突然感到有些不平衡了,于是对元侃有些怨恨。他把几个近臣叫到跟前,忧心忡忡地说:“元侃刚刚当上太子就拼命地拉拢大臣,到处张扬,还跟别人许愿,如果他当了皇帝之后怎么怎么。你们感到把天下托付给这样的人放心吗?”
挺侃派听到这里感到不好了,知道赵光义又想反复了。
寇准的心眼子超多,知道赵光义是怎么想的。不就是留恋自己的皇位,突然有人要接班,心理上受不了啦。于是拱手祝贺道:“陛下您应该高兴才是啊,大家都拥戴太子这是好事啊。历史上很多皇帝立了没威信的太子,引发了朝廷纷乱,甚至国家灭亡了。”
赵光义听了这话,深深地叹了口气,再也没有说什么。
说实话的,赵光义正巧是对挺侃派的人说的,要是李皇后的人在跟前,再烧几把火,相信他肯定就会把元侃给拿下的。赵光义就是这种多疑,自私,反复无常的性格,要不他也不会把宋朝给管理得处处被动,内忧外患。
事后寇准找到元侃指导他说:“太子啊,如今您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很不容易。我们当臣子的誓死捍卫您,但您也得低调些,不要过于张扬了。要表现出对所有的大臣都尊重的样子,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当臣的会帮您策划的。”
元侃点头说:“爱卿,我知道你对我好,等以后我当了皇帝……”
“打住打住,现在不要这么说,现在您的处境还很危险,您也知道,我们还是有对立面的,他们正想把您给搞下去呢。以后说话,要经过三思再讲。等以后当了皇帝再说吧。”
从此,太子就真的低调了,每次见到大臣都先行礼,让大臣们感到很不自在,跟赵光义要求说:“陛下,您看太子吧,见着我们就行礼,这让我们感到不安。能不能让他不要对我们行礼了?”
赵光义笑着说:“让他行吧,就等于给他个锻炼的机会。如果他学不会尊重老臣,将来对你们也不利是吧。”
随后赵光义下令建太子宫,选拔品质好而有才的人前去辅佐元侃,以期让他有实力完成接班大任。他还私下里对太子说:“以后也不必再刻意地对老臣行礼了。在没继位前行礼,你很可能在继位之后就骄傲起来。你只要记住,心中尊重人才,这对于你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