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攻赵不胜,起而攻韩(2)
《谋秦》作者:慕寒 2017-04-18 19:17
3. 攻赵不胜,起而攻韩(2)
郭开将金子塞给赵使说:“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只要你照我说的去办,顺利完成任务,更多的荣华富贵还在后头。”
“承蒙郭大人瞧得起小人,那小人就恭敬不如从命,还请郭大人放心。”赵使将金子收起来说道。
赵使来到了魏国,见到了廉颇。廉颇因为在魏国长期受不到重用,也很想回到赵国继续带兵作战,听说使者奉命来察看他的身体状况,以视能用否。于是“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收了郭开重礼的使者,从魏国回到赵国后却对赵悼襄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悼襄王得知后,以为廉颇真的老了,就没有召廉颇回赵。
公元前234年,在屡战屡胜的激励下,秦王嬴政挟秦军勇往直前,利用赵国的颓废之势,再一次进军赵国。大将军桓担当了此次的重任。桓不负众望,挥师东进,行动迅速,包围了赵国的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和平阳(今磁县东南),并对其发起猛攻。而此时的赵国,赵悼襄王已经在忧愤交加中死去,由其子迁继位,也就是赵幽缪王。
平阳和武城位于赵国都城邯郸南面的漳水边上,一东一西,是到邯郸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邯郸南方要冲,为门户所在,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那就等于扫清了邯郸的屏障,邯郸危在旦夕。赵迁急调十万精兵,派大将扈辄前去救援平阳。秦、赵大军在平阳城外展开了激战,赵军全部被歼,将军扈辄死于非命,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阳大战是秦、赵最后一次大战,赵国的有生力量在这次战役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秦军的战斗。捷报传来,兴奋不已的秦王嬴政决定亲临前线,鼓舞士兵斗志,一举拿下赵国。他命令桓率军继续向前推进,一举拿下赤丽、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等地方。可以说,统一六国的战争,就从这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秦王嬴政的这次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主要是攻占邯郸以北的军事重镇,把邯郸外围的障碍清扫干净,然后直指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次秦军所攻占的地方与以前秦军所占领的地方遥相呼应,构成了对邯郸的南北合击之势,为最后攻取邯郸创造了条件。
面对秦军的不断进攻,赵王在朝廷上和大臣们商议抗秦之策。
“先王在世时,就说廉颇已老,不能为我赵所用。现在的廉颇恐怕更老了。既然如此,我想,还有一个人,能担此大任。”公子嘉上前说道。
“是谁?”赵王焦急地问道。
“镇守边关的李牧。”
“嗯!此人是个将才。在抵抗匈奴时为我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我看可用。”赵王赞同道。
然而,郭开却反对道:“倘若任用李牧来抗秦,那边关谁来守呢?匈奴要是得知李牧被调离,必定会乘机来侵犯我国疆土,而能镇守边关非李牧不行。这样做,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依臣之见,此法不妥。”
这时,公子嘉恶狠狠地瞪了郭开一眼,郭开不敢再言。公子嘉说道:“父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只能就此拼死一搏,要不就只能坐以待毙,还请父王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开将金子塞给赵使说:“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只要你照我说的去办,顺利完成任务,更多的荣华富贵还在后头。”
“承蒙郭大人瞧得起小人,那小人就恭敬不如从命,还请郭大人放心。”赵使将金子收起来说道。
赵使来到了魏国,见到了廉颇。廉颇因为在魏国长期受不到重用,也很想回到赵国继续带兵作战,听说使者奉命来察看他的身体状况,以视能用否。于是“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收了郭开重礼的使者,从魏国回到赵国后却对赵悼襄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悼襄王得知后,以为廉颇真的老了,就没有召廉颇回赵。
公元前234年,在屡战屡胜的激励下,秦王嬴政挟秦军勇往直前,利用赵国的颓废之势,再一次进军赵国。大将军桓担当了此次的重任。桓不负众望,挥师东进,行动迅速,包围了赵国的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和平阳(今磁县东南),并对其发起猛攻。而此时的赵国,赵悼襄王已经在忧愤交加中死去,由其子迁继位,也就是赵幽缪王。
平阳和武城位于赵国都城邯郸南面的漳水边上,一东一西,是到邯郸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邯郸南方要冲,为门户所在,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那就等于扫清了邯郸的屏障,邯郸危在旦夕。赵迁急调十万精兵,派大将扈辄前去救援平阳。秦、赵大军在平阳城外展开了激战,赵军全部被歼,将军扈辄死于非命,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阳大战是秦、赵最后一次大战,赵国的有生力量在这次战役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秦军的战斗。捷报传来,兴奋不已的秦王嬴政决定亲临前线,鼓舞士兵斗志,一举拿下赵国。他命令桓率军继续向前推进,一举拿下赤丽、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等地方。可以说,统一六国的战争,就从这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秦王嬴政的这次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主要是攻占邯郸以北的军事重镇,把邯郸外围的障碍清扫干净,然后直指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次秦军所攻占的地方与以前秦军所占领的地方遥相呼应,构成了对邯郸的南北合击之势,为最后攻取邯郸创造了条件。
面对秦军的不断进攻,赵王在朝廷上和大臣们商议抗秦之策。
“先王在世时,就说廉颇已老,不能为我赵所用。现在的廉颇恐怕更老了。既然如此,我想,还有一个人,能担此大任。”公子嘉上前说道。
“是谁?”赵王焦急地问道。
“镇守边关的李牧。”
“嗯!此人是个将才。在抵抗匈奴时为我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我看可用。”赵王赞同道。
然而,郭开却反对道:“倘若任用李牧来抗秦,那边关谁来守呢?匈奴要是得知李牧被调离,必定会乘机来侵犯我国疆土,而能镇守边关非李牧不行。这样做,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依臣之见,此法不妥。”
这时,公子嘉恶狠狠地瞪了郭开一眼,郭开不敢再言。公子嘉说道:“父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只能就此拼死一搏,要不就只能坐以待毙,还请父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