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计杀李牧,王翦灭赵(1)(2/2)
《谋秦》作者:慕寒 2017-04-18 19:17
则后备充实,补给及时,完全可以通过战略相持拖垮赵军,待赵军疲惫,即可一举而战胜之。
听罢王翦这一番分析,秦王嬴政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他觉得王翦的话很有道理:此战未毕,何以言败?
接着,秦王嬴政又征询如何破赵。尉缭道:“大凡取胜策略,不外乎道胜、威胜、力胜三种。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为道胜;审法制,明赏罚,使民有必战之心为威胜;破军杀将,溃众夺地,成功而返为力胜。如今赵军正当锐势,又有良将统帅,不可力胜,道胜可也。”
秦王嬴政问:“何以道胜?”
尉缭道:“赵军暴师日久,难以支持,极易人心涣散,必将寻求外援,我们派人阻止其与他国联盟形成合力,同时再从赵军内部瓦解它,使其士气丧失,即可战而胜之。”
李斯接着尉缭的话在后面说道:“方才尉缭所言极是。臣以为,赵国寻求外援之国,定是齐国。”
秦王嬴政道:“何以言之?”
李斯道:“当今天下,魏、楚已被削弱,燕、赵又结怨,韩国自身难保,赵舍齐无以为援。齐王建继位三十多年来,我与三晋、楚、燕交战连绵,齐因远在东方,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故独能保全实力,由是观之,赵欲联齐,势在必然。”
秦王嬴政道:“当年长平之战,齐之谋臣周子曾向齐王进谏说,赵与齐、楚,唇齿相依,力主积极援赵。齐王未能应允。此后诸侯多次合纵抗秦,齐国均未参与其中。如此看来赵国岂会再度联齐?”
李斯道:“当年齐国不肯与赵联合,是为了讨好秦国,保存自己。而今,我并吞六国之志昭然于世,齐国自知难以幸免,必急于寻求盟友,以求苟延残喘,这样,赵欲联齐,齐必应允。”
听罢王翦这一番分析,秦王嬴政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他觉得王翦的话很有道理:此战未毕,何以言败?
接着,秦王嬴政又征询如何破赵。尉缭道:“大凡取胜策略,不外乎道胜、威胜、力胜三种。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为道胜;审法制,明赏罚,使民有必战之心为威胜;破军杀将,溃众夺地,成功而返为力胜。如今赵军正当锐势,又有良将统帅,不可力胜,道胜可也。”
秦王嬴政问:“何以道胜?”
尉缭道:“赵军暴师日久,难以支持,极易人心涣散,必将寻求外援,我们派人阻止其与他国联盟形成合力,同时再从赵军内部瓦解它,使其士气丧失,即可战而胜之。”
李斯接着尉缭的话在后面说道:“方才尉缭所言极是。臣以为,赵国寻求外援之国,定是齐国。”
秦王嬴政道:“何以言之?”
李斯道:“当今天下,魏、楚已被削弱,燕、赵又结怨,韩国自身难保,赵舍齐无以为援。齐王建继位三十多年来,我与三晋、楚、燕交战连绵,齐因远在东方,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故独能保全实力,由是观之,赵欲联齐,势在必然。”
秦王嬴政道:“当年长平之战,齐之谋臣周子曾向齐王进谏说,赵与齐、楚,唇齿相依,力主积极援赵。齐王未能应允。此后诸侯多次合纵抗秦,齐国均未参与其中。如此看来赵国岂会再度联齐?”
李斯道:“当年齐国不肯与赵联合,是为了讨好秦国,保存自己。而今,我并吞六国之志昭然于世,齐国自知难以幸免,必急于寻求盟友,以求苟延残喘,这样,赵欲联齐,齐必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