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来吞并渤海的,还是来分裂契丹的(2)(2/2)
《契丹人》作者:或跃在渊 2017-04-18 19:23
其次,阿保机让大儿子耶律倍出任的,绝不仅仅是中原人理解的“王”,不光给他的尊号是“人皇王”,仅在“天皇帝”和“地皇后”之下,也不光是他给儿子披上了只有天子才能穿的衮服,最直接的证据是,他给了大儿子这个东丹王“建元”的权力,东丹国不用他阿保机的天显年号,而是使用“人皇王”的年号“甘露”。
大家知道,契丹人是没有“建元”“改元”等传统的,这个东西是他们向汉人学的,汉人只有自称皇帝的才有“建元”的权力,所有藩王一律必须使用皇帝的年号,这是中央政府权力的一种很重要的象征。以阿保机对汉文化的了解,他绝对不可能不知道“建元”的权力意味着什么,所以这个举动实际上是承认了东丹国主是独立的皇帝,可以不受契丹帝国管辖。
第三,新建立的东丹国对契丹国的义务,只有每年进贡而已。除此之外,契丹帝国没保留任何对东丹国指手画脚的权力,连东丹国文武百官的任免都是人皇王自己说了算。契丹国也许有建议权,可只要人皇王不听,建议权就只能算个球。当然从进贡的规模上看,每年十五万匹布、一千匹马这个数字对总人口只有三百万上下的东丹国来说,也许有点重,不过从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后每年那三十万匹布的岁贡来看,这数字也不算太高。而且从法理上讲,除了负担大点以外,东丹国和契丹国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和檀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相当了。
这可真是奇怪,一个开国之君竟然亲自动手在自己国内搞分裂。如果阿保机仅仅是个游牧民族的酋长,不理解自己这种行为会给刚刚建立的国家带来什么后果,那还可以解释得通。四年前阿保机亲手分割了自己出身的迭剌部,就是怕迭剌部尾大不掉,影响契丹帝国的内部团结。现在他建立的东丹国,已经不能说是又一个迭剌部了,简直是把新帝国的三分之一拱手让给了别人。
当然有人会觉得耶律倍是阿保机的儿子,老子给儿子东西,多少都不嫌多。可问题在于,阿保机早晚会死,他死了以后,契丹和东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果耶律倍以人皇王的身份继任契丹皇帝,分裂的问题或许不存在,可阿保机的举动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如果新任的契丹皇帝不是耶律倍,他以什么身份对耶律倍下命令?契丹国皇帝的命令到了东丹国不好使,那东丹国不是就已经独立了?
东丹国建立之初,其实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意识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分裂,并着手阻止或者起码是延迟类似情况的发生。这个慧眼如炬的人物就是阿保机的妻子——“地皇后”述律平。
大家知道,契丹人是没有“建元”“改元”等传统的,这个东西是他们向汉人学的,汉人只有自称皇帝的才有“建元”的权力,所有藩王一律必须使用皇帝的年号,这是中央政府权力的一种很重要的象征。以阿保机对汉文化的了解,他绝对不可能不知道“建元”的权力意味着什么,所以这个举动实际上是承认了东丹国主是独立的皇帝,可以不受契丹帝国管辖。
第三,新建立的东丹国对契丹国的义务,只有每年进贡而已。除此之外,契丹帝国没保留任何对东丹国指手画脚的权力,连东丹国文武百官的任免都是人皇王自己说了算。契丹国也许有建议权,可只要人皇王不听,建议权就只能算个球。当然从进贡的规模上看,每年十五万匹布、一千匹马这个数字对总人口只有三百万上下的东丹国来说,也许有点重,不过从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后每年那三十万匹布的岁贡来看,这数字也不算太高。而且从法理上讲,除了负担大点以外,东丹国和契丹国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和檀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相当了。
这可真是奇怪,一个开国之君竟然亲自动手在自己国内搞分裂。如果阿保机仅仅是个游牧民族的酋长,不理解自己这种行为会给刚刚建立的国家带来什么后果,那还可以解释得通。四年前阿保机亲手分割了自己出身的迭剌部,就是怕迭剌部尾大不掉,影响契丹帝国的内部团结。现在他建立的东丹国,已经不能说是又一个迭剌部了,简直是把新帝国的三分之一拱手让给了别人。
当然有人会觉得耶律倍是阿保机的儿子,老子给儿子东西,多少都不嫌多。可问题在于,阿保机早晚会死,他死了以后,契丹和东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果耶律倍以人皇王的身份继任契丹皇帝,分裂的问题或许不存在,可阿保机的举动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如果新任的契丹皇帝不是耶律倍,他以什么身份对耶律倍下命令?契丹国皇帝的命令到了东丹国不好使,那东丹国不是就已经独立了?
东丹国建立之初,其实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意识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分裂,并着手阻止或者起码是延迟类似情况的发生。这个慧眼如炬的人物就是阿保机的妻子——“地皇后”述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