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契丹人章节目录 > 当孙子是没办法(2)

当孙子是没办法(2)(2/2)

契丹人作者:或跃在渊 2017-04-18 19:23
站出来回答他说:“老皇帝是你们家皇帝册封的,只好给你们个面子自称是你们家皇帝的臣子。现在的皇帝是我们自己拥立的,从辈分上排是你们皇帝的孙子,这个没辙,我们不认也得认,称臣的事儿你们就想也别想了。真要是不服的话,我们有‘十万横磨剑’,你们来一个试试。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啊,真要是动起手来,当爷爷的让孙子给抽肿了,那你们辽国可就丢了大脸啦。”

    没事儿耶律德光还要找事儿呢,何况老景甩了句如此冰凉邦硬的话在他脸上啊,当时就气得三尸神暴跳、五雷豪气腾空。心说我还没找你们麻烦呢,我还没对你们进行武力讹诈呢,你们怎么能跟我使这一手啊?这叫赖皮,你们懂不懂?当时就有心要跟后晋动手。《辽史》的《太宗本纪》里说“晋……书称孙,不称臣……上始有南伐之意”。

    按说契丹国的部队,骨干是职业化的常备军,主体是拿起弓就算数的牧民军,动员速度非常快,耶律德光真要是下了开战的决心,用不了几天大军就能开拔。可这次耶律德光发怒以后却拖了很长时间,不光没有表现出来不满,当年他还曾反复派使者到晋国,吊唁去世的石敬瑭,祝贺石重贵登基,庆祝石重贵过生日……总之,不光一点打仗的意思都没有,对后晋的态度还很亲热。

    为什么呢?难道耶律老二改行吃素了?当然不能够。真实原因是,几年前耶律德光出兵援助石敬瑭,虽然获得了胜利,但胜得实在侥幸。战斗中他见识到了中原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知道这些人不是败在没有战斗力上,而是败在内部不团结,败在指挥官无能,败在援军主帅首鼠两端上。

    如果中原军队有一个强有力的统帅,背后能够获得中央政府坚定的支持,也没有地方势力倒戈帮助契丹人的话,那一仗不是“胜负难料”,而是他耶律德光“必败无疑”。现在既然后晋内部没有分裂,那无论有多大火气,二爷也只能先压住,无论老景那句冰凉邦硬的话砸掉了二爷几颗牙,他也只能先咽到肚子里。

    可耶律二爷的人品到底还是不错的,这口气没忍太久,第二年,机会就来了。后晋方面又出了大汉奸,高级带路党。此人姓杨名光远,官拜后晋平卢节度使,正是当年剁了张敬达脑袋投降契丹的那位好汉,这次他投靠契丹,也是因为他跟后晋朝廷之间闹了矛盾。

    矛盾起因其实就是为了三百匹马,这批战马是当初石敬瑭在世的时候借给杨光远的,石敬瑭去世后,景延广向老杨要这批战马。虽然战马属于战略物资,可老杨既然当着一镇节度使,三百匹这个数对他来说应该不算太大,还了也就还了,可老杨的精神世界大概跟凡人有所不同,不知怎么的就从这件事上推断出朝廷“是疑我也”,立即让在外地担任刺史的儿子逃回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