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历史的玄机章节目录 >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3)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3)(2/2)

历史的玄机作者:常桦,岳卫平 2017-04-18 19:25
普一直不和,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诋毁赵普。由于赵普本人专权、贪财,为很多大臣所忌,并被人抓住把柄,结果被罢相。当时有人跟太祖反映赵普非议皇弟光义,其实这也是卢多逊所为。赵普上表自诉说:“皇弟忠孝,我怎么能够轻议。这是外人的离间之词。何况当初太后临终前的遗命我亲目所见,并做了记录呢。希望陛下明察。”太祖将赵普的上表一并藏在金匮里。太宗继位后,卢多逊怕赵普复起,就跟太宗说赵普当初反对太祖传位给他。太宗对赵普更为嫉恨。

    后来有人揭发秦王廷美阴谋造反。太宗将信将疑,就问赵普的看法。赵普趁这个机会向太宗表白,说自己为权奸(指卢多逊)所害,并详细说起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以及自己的上表等事。太宗认为是自己被卢多逊所惑,于是对赵普加官晋爵。但不多久,太宗君臣都意识到了“金匮之盟”所存在的隐患,而这也决定了廷美的悲惨结局。

    没多久,赵普就查到了卢多逊私遣堂吏交通廷美之事。赵普马上向太宗皇帝报告,说卢多逊盼太宗早日晏驾,好尽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满意,还送卢多逊弓箭等物。太宗大怒,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大臣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卢多逊及廷美大逆不道,宜正刑典。卢多逊被削夺官爵,其同党不少被处死;廷美勒归私第,其儿女不得再称皇子。

    赵普借卢多逊交通秦王案,既打击了政敌卢多逊,又获得太宗信任,可谓一箭双雕。但是廷美的悲惨命运并未至此结束。赵普更进一步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书说廷美不思改过,反而常常怨恨。于是,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太宗所命之人看管非常严苛。廷美两年后便死在房州,年仅38岁。赵普怕李符泄漏秘密,寻找理由,将他远远贬黜。

    廷美死后,太宗和赵普对外宣传称廷美是乳母陈国夫人耿氏的儿子,不是杜太后所生。这样就彻底地将廷美排除在皇位继承系统之外了。“金匮之盟”所留下的皇位传承问题被完全消除。太宗以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赵普遂成为首相,后又封为梁国公。

    公元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诏慰留,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是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年71岁。宋太宗派员治丧,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年。他恢弘治道,勇略见长,深谋远虑,克敌制胜,佐开国之君于草创,拯倒悬之民于水火,成就大业,建立奇勋,垂名当世,贻范后昆。作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重要谋臣和宰相,他为人识大体,足智多谋,奠定了宋代三百年的基业。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他是比较有远见的。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但也留下了宋朝重文轻武,因兵弱而多受外族欺凌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