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4)(2/2)
《历史的玄机》作者:常桦,岳卫平 2017-04-18 19:25
官方难以生存,且官方经营有与民争利之嫌,因而主要采取了商办、官督商办的形式。商人承办则使官方不耗巨资而尽收其利,减少风险性;官方给予必要保护和扶持,则可鼓舞商情,增强商人入股信心。
另外,以李鸿章为首的国人自行举办电报事业,在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方面需要引进真正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外人借此干涉中国内政。李鸿章最终选择了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大北公司作为在中国最早铺设电线的外国公司,技术不成问题;丹麦是欧洲小国,比俄、英、法、美诸强似更易驾驭。李鸿章与大北公司合作十分愉快,曾将御赐三等第三宝星颁发给大北公司主办恒宁生。在李鸿章的运作下,清廷将二十年海线专利让与大北公司。大北公司则协助兴办中国的电报事业。
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衰朽残年还满世界乱跑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政治上失势。清廷革去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职,仅留文华殿大学士虚衔。日本在东北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了俄国的警惕和担忧。俄国政府借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机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希望其能派员参加,更重要的是,共同讨论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李鸿章当时赋闲在家,且是亲俄路线的坚决拥护者,自然是出使大臣的最佳人选。清廷决定派使团赴俄,顺访英、法、德、美等国。
1896年,李鸿章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临行前家人恐其不测,专门准备一副楠木棺材随行。李鸿章使团一行除其子李经方、李经述外,还有兵部主事于式枚、洋员德国人德璀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弟弟赫政、英国医生伊尔文等人。
4月30日,李鸿章一行抵达俄国圣彼得堡。李鸿章并未安排在国宾馆住宿,而是住在一位名叫巴舍夫的商人家中。巴舍夫是俄国著名的巨商,富比王侯。李鸿章到巴舍夫私邸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中式大牌楼,上面插满龙旗,中间竟镶嵌着李鸿章的照片。李鸿章受到了巴舍夫一家最隆重的接待。财政大臣维特负责全程接待李鸿章一行。维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最为杰出的外交家之一,可见俄国政府对中国使团的重视。维特尤其注意在细节上照顾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按照外交惯例,公开场合吸烟极不礼貌。维特考虑到李鸿章吸烟的习惯,每次专派两人伺候,将点燃的香烟送到其口中。在俄期间,沙皇尼古拉二世两次秘密召见李鸿章,亲自与其谈判签约一事。5月26日,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前往祝贺。次日,各国显要都入宫庆贺。李鸿章被安排在首席贺臣的行列中,同英国皇太子、德国亲王、日本皇弟等人平起平坐,可谓风光一时。
另外,以李鸿章为首的国人自行举办电报事业,在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方面需要引进真正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外人借此干涉中国内政。李鸿章最终选择了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大北公司作为在中国最早铺设电线的外国公司,技术不成问题;丹麦是欧洲小国,比俄、英、法、美诸强似更易驾驭。李鸿章与大北公司合作十分愉快,曾将御赐三等第三宝星颁发给大北公司主办恒宁生。在李鸿章的运作下,清廷将二十年海线专利让与大北公司。大北公司则协助兴办中国的电报事业。
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衰朽残年还满世界乱跑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政治上失势。清廷革去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职,仅留文华殿大学士虚衔。日本在东北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了俄国的警惕和担忧。俄国政府借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机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希望其能派员参加,更重要的是,共同讨论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李鸿章当时赋闲在家,且是亲俄路线的坚决拥护者,自然是出使大臣的最佳人选。清廷决定派使团赴俄,顺访英、法、德、美等国。
1896年,李鸿章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临行前家人恐其不测,专门准备一副楠木棺材随行。李鸿章使团一行除其子李经方、李经述外,还有兵部主事于式枚、洋员德国人德璀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弟弟赫政、英国医生伊尔文等人。
4月30日,李鸿章一行抵达俄国圣彼得堡。李鸿章并未安排在国宾馆住宿,而是住在一位名叫巴舍夫的商人家中。巴舍夫是俄国著名的巨商,富比王侯。李鸿章到巴舍夫私邸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中式大牌楼,上面插满龙旗,中间竟镶嵌着李鸿章的照片。李鸿章受到了巴舍夫一家最隆重的接待。财政大臣维特负责全程接待李鸿章一行。维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最为杰出的外交家之一,可见俄国政府对中国使团的重视。维特尤其注意在细节上照顾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按照外交惯例,公开场合吸烟极不礼貌。维特考虑到李鸿章吸烟的习惯,每次专派两人伺候,将点燃的香烟送到其口中。在俄期间,沙皇尼古拉二世两次秘密召见李鸿章,亲自与其谈判签约一事。5月26日,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前往祝贺。次日,各国显要都入宫庆贺。李鸿章被安排在首席贺臣的行列中,同英国皇太子、德国亲王、日本皇弟等人平起平坐,可谓风光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