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文 年 谱(1)(2/2)
《建国方略》作者:孙文 2017-04-18 19:27
毁偶像”,破坏村中北帝庙神像,不为乡人所容,来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到基督教纲纪慎会接受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博士(Charles Hager)的洗礼,并就读于拔萃书室(今拔萃男书院)。
1884年 甲申 19岁
4月,进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5月,奉父命返乡娶卢慕贞为妻。10月,孙眉获知弟弟受洗的消息后,将其召回夏威夷,试图切断孙文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可惜徒劳无功。
1885年 乙酉 20岁
3月,由檀重返香港,几个月后在基督教友人的帮助下返回香港。7月,入中央书院学习,对政治非常关心。由于中途辍学的关系,孙文并未取得中央书院的毕业文凭。
1886年 丙戌 21岁
到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堂习医,结识日后的革命伙伴郑士良。
1887年 丁亥 22岁
转学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即香港大学的前身),入校后认识了教务长英人康德黎,师生关系甚密。就读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期间,孙文结识许多日后对其革命囊助甚多的友人,包括陈少白、杨鹤龄、尢列等。
1892年 壬辰 27岁
7月,孙文以首届成绩第一名毕业,并获时任香港总督威廉 ·罗便臣亲自颁奖,深得康德黎器重。
秋,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因医术高明、态度认真,颇受群众欢迎。
1893年 癸巳 28岁
春,迁往广州行医。在广州沙基开设东西药局,对贫病者一概施医赠药,业务较澳门尤为繁荣。
在就学和行医期间,孙文都常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
1894年 甲午 29岁
春,断然弃医,回到翠亨村草拟一篇《上李鸿章书》,请陈少白为其修改。然后邀陆皓东同行,北上途中,在上海访问王韬、郑观应等早期改良主义政论家。
1884年 甲申 19岁
4月,进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5月,奉父命返乡娶卢慕贞为妻。10月,孙眉获知弟弟受洗的消息后,将其召回夏威夷,试图切断孙文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可惜徒劳无功。
1885年 乙酉 20岁
3月,由檀重返香港,几个月后在基督教友人的帮助下返回香港。7月,入中央书院学习,对政治非常关心。由于中途辍学的关系,孙文并未取得中央书院的毕业文凭。
1886年 丙戌 21岁
到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堂习医,结识日后的革命伙伴郑士良。
1887年 丁亥 22岁
转学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即香港大学的前身),入校后认识了教务长英人康德黎,师生关系甚密。就读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期间,孙文结识许多日后对其革命囊助甚多的友人,包括陈少白、杨鹤龄、尢列等。
1892年 壬辰 27岁
7月,孙文以首届成绩第一名毕业,并获时任香港总督威廉 ·罗便臣亲自颁奖,深得康德黎器重。
秋,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因医术高明、态度认真,颇受群众欢迎。
1893年 癸巳 28岁
春,迁往广州行医。在广州沙基开设东西药局,对贫病者一概施医赠药,业务较澳门尤为繁荣。
在就学和行医期间,孙文都常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
1894年 甲午 29岁
春,断然弃医,回到翠亨村草拟一篇《上李鸿章书》,请陈少白为其修改。然后邀陆皓东同行,北上途中,在上海访问王韬、郑观应等早期改良主义政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