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2)(2/2)
《鏖兵台儿庄》作者:韩信夫 2017-04-18 19:32
桥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我国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外国有人认为“中国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台儿庄胜利,开初有些人尚不十分相信,或者感到意外。后来日军溃败获得证实后,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得不改换口吻,对中国抗战前途作出肯定的评价,“认可最后胜利当属中国。”
其次,重新认识了中**队。德意志《亚爵曼报》4月9日著文,称“十九世纪末期,×外**事考察团至华时,即曾有中国士兵不亚于德国士兵之报告,今日华军作战之成功,殆知此言不虚。”①同日,上海英文《大陆报》著文说,“中**人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勇气,他们不是进行内战,攻打自己的同志,而是同想要建立另一个满洲国的外来入侵者作战”;又说:“中国人在战斗中重建自己的军队,他们每天都取得胜利,正在成为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如果他们的军队按照目前周密的计划行动,那就可以经受得住比日本人在台儿庄加诸的更为严重的考验。”②
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队英勇抗击日军三个月,南京保卫战后,中国人民在“南京大屠杀”面前没有屈服于日本法西斯,中国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到1938年,中国不再是孤立的了,“中国是一名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③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同时也是为了打击和消灭人类的公敌——侵略者和战争制造者。中国在东方牵制了日军众多的兵力,是对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声援和支持。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和全国各个战场上的英勇抗战,提高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威信,赢得了苏联和英美等国的敬佩。中国在进步,但中国又是一个弱国,需要尽可能多地争取世界各国的援助,这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鲁南前线的胜利消息传到了国联,引起了反响。法国外长庞莱在国联行政院发表演说,呼呈各国援助中国抗战。他说:“中国是值得各国的帮助,接受外国帮助而毫无愧色。①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史迪威于台儿庄大捷后来到了作战现场参观。踏进台儿庄,他激动不已,写道:朋友们现在都说他们认为中国会胜利,“我也这样认为”。他会见了李宗仁将军。李宗仁向史迪威建议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大笔贷款,让中国购买作战物资。他提出的论点是:帮助中国能使美国自身取得最可靠的保障。1938年8月30日,美国财政部驻华代表洛辛?巴克拜访了史迪威,听取军事形势介绍。史迪威陈述了李宗仁的观点,即美国应使中国有钱购买武器,这样对美国自身有好处。巴克在写给财政部长摩根索的报告中说:“史迪威上将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政府应该奉行更加积极的政策。我国以提供贷款和军事装备的形式帮助中国,对我们本国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措施。”摩根索同意史迪威的观点。他力促罗斯福总统向中国提供贷款,获得了批准。同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进出口银行安排了2500万美元对华贷款。
其次,重新认识了中**队。德意志《亚爵曼报》4月9日著文,称“十九世纪末期,×外**事考察团至华时,即曾有中国士兵不亚于德国士兵之报告,今日华军作战之成功,殆知此言不虚。”①同日,上海英文《大陆报》著文说,“中**人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勇气,他们不是进行内战,攻打自己的同志,而是同想要建立另一个满洲国的外来入侵者作战”;又说:“中国人在战斗中重建自己的军队,他们每天都取得胜利,正在成为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如果他们的军队按照目前周密的计划行动,那就可以经受得住比日本人在台儿庄加诸的更为严重的考验。”②
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队英勇抗击日军三个月,南京保卫战后,中国人民在“南京大屠杀”面前没有屈服于日本法西斯,中国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到1938年,中国不再是孤立的了,“中国是一名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③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同时也是为了打击和消灭人类的公敌——侵略者和战争制造者。中国在东方牵制了日军众多的兵力,是对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声援和支持。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和全国各个战场上的英勇抗战,提高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威信,赢得了苏联和英美等国的敬佩。中国在进步,但中国又是一个弱国,需要尽可能多地争取世界各国的援助,这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鲁南前线的胜利消息传到了国联,引起了反响。法国外长庞莱在国联行政院发表演说,呼呈各国援助中国抗战。他说:“中国是值得各国的帮助,接受外国帮助而毫无愧色。①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史迪威于台儿庄大捷后来到了作战现场参观。踏进台儿庄,他激动不已,写道:朋友们现在都说他们认为中国会胜利,“我也这样认为”。他会见了李宗仁将军。李宗仁向史迪威建议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大笔贷款,让中国购买作战物资。他提出的论点是:帮助中国能使美国自身取得最可靠的保障。1938年8月30日,美国财政部驻华代表洛辛?巴克拜访了史迪威,听取军事形势介绍。史迪威陈述了李宗仁的观点,即美国应使中国有钱购买武器,这样对美国自身有好处。巴克在写给财政部长摩根索的报告中说:“史迪威上将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政府应该奉行更加积极的政策。我国以提供贷款和军事装备的形式帮助中国,对我们本国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措施。”摩根索同意史迪威的观点。他力促罗斯福总统向中国提供贷款,获得了批准。同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进出口银行安排了2500万美元对华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