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7)
《鏖兵台儿庄》作者:韩信夫 2017-04-18 19:32
第八章 台儿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7)
在发动民众过程中,**特委还建立了一支由它领导的抗日武装,有枪200余支,共500余人。这支抗日武装与战区上层的统战关系,获得战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批准,编为“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队”,张光中为队长。这支抗日游击队活跃在敌后,破坏临枣支线及津浦线兖州至临城段交通,袭击日军。这是**在徐海地区公开掌握的第一支武装部队,后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张光中还利用这个番号,在沛、滕两县交界处建立了四个大队的革命武装,每队一二百人。峄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党员朱道南、刘景镇领导下,在临枣路的邹坞、山家林一带多次破袭铁路、公路,伏击日军运输队,毙伤日军多人,并缴获枪支弹药等战利品。滕县义勇队在**党员王见新、于公率领下,在官桥、井亭一带多次伏击日军,炸毁南北大桥两座,津浦铁路因此一度中断。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配合李明扬部两次袭击临城,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各地抗日人民义勇队的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台儿庄正面战场。①
中国**从各方面对台儿庄战役的大力支持,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并在八年抗战中充分显示了这种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及其深远影响。
以上所述,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前线我军将士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在津浦线上将日军拖住了数月,为部署武汉会战及实现向西南大后方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从而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我国近百年来遭受列强侵略的悲惨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点,而作为抗战胜利契机的台儿庄战役,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附录一:
台儿庄战役中**队序列表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副司令长官 李品仙
参谋长 徐祖诒
副参谋长黎行恕
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
第三十一军 韦云淞
第一三一师 覃连芳
钟 纪(副)
第三九一旅 黎式穀
第三九三旅 粟廷勋
第一三五师 苏祖馨
第四○三旅 萧北鹏
第四○五旅 魏 镇
第一三八师 莫德宏
第四一二旅 赖 刚
第四一四旅 钟 毅
淮北游击司令孙文伯
第二十一集团军 廖 磊
第七军 周祖晃
第一七○师 徐启明
罗 活(副)
第五○八旅 李瑞金
第五一○旅
第一七一师 杨复昌
第五一一旅 谭何易
第五一三旅
第一七二师 程树芳
皖北别动队司令 张善俊
第四十八军廖 磊(兼)
第一七三师 贺维珍
第一七四师 王赞斌
第一七六师 区寿年
第五十一军 于学忠
第一一三师 周光烈
第三三七旅 窦光殿
第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发动民众过程中,**特委还建立了一支由它领导的抗日武装,有枪200余支,共500余人。这支抗日武装与战区上层的统战关系,获得战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批准,编为“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队”,张光中为队长。这支抗日游击队活跃在敌后,破坏临枣支线及津浦线兖州至临城段交通,袭击日军。这是**在徐海地区公开掌握的第一支武装部队,后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张光中还利用这个番号,在沛、滕两县交界处建立了四个大队的革命武装,每队一二百人。峄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党员朱道南、刘景镇领导下,在临枣路的邹坞、山家林一带多次破袭铁路、公路,伏击日军运输队,毙伤日军多人,并缴获枪支弹药等战利品。滕县义勇队在**党员王见新、于公率领下,在官桥、井亭一带多次伏击日军,炸毁南北大桥两座,津浦铁路因此一度中断。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配合李明扬部两次袭击临城,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各地抗日人民义勇队的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台儿庄正面战场。①
中国**从各方面对台儿庄战役的大力支持,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并在八年抗战中充分显示了这种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及其深远影响。
以上所述,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前线我军将士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在津浦线上将日军拖住了数月,为部署武汉会战及实现向西南大后方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从而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我国近百年来遭受列强侵略的悲惨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点,而作为抗战胜利契机的台儿庄战役,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附录一:
台儿庄战役中**队序列表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副司令长官 李品仙
参谋长 徐祖诒
副参谋长黎行恕
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
第三十一军 韦云淞
第一三一师 覃连芳
钟 纪(副)
第三九一旅 黎式穀
第三九三旅 粟廷勋
第一三五师 苏祖馨
第四○三旅 萧北鹏
第四○五旅 魏 镇
第一三八师 莫德宏
第四一二旅 赖 刚
第四一四旅 钟 毅
淮北游击司令孙文伯
第二十一集团军 廖 磊
第七军 周祖晃
第一七○师 徐启明
罗 活(副)
第五○八旅 李瑞金
第五一○旅
第一七一师 杨复昌
第五一一旅 谭何易
第五一三旅
第一七二师 程树芳
皖北别动队司令 张善俊
第四十八军廖 磊(兼)
第一七三师 贺维珍
第一七四师 王赞斌
第一七六师 区寿年
第五十一军 于学忠
第一一三师 周光烈
第三三七旅 窦光殿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