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章节目录 > 第二十七章 走后门(2)

第二十七章 走后门(2)(2/2)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作者:关河五十州 2017-04-18 19:42
原代表很满意,走了。

    第二天,29军忽然杀了一个回马枪,重又返回晋东。

    此时,阎锡山却还坐在家里想美事呢,听到消息,腾地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让他们滚蛋,怎么又回来了?

    一打听,明白了,正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着了一个叫萧振瀛的小子的道。

    转弯抹角不行,只能直来直去了。

    阎锡山派人找到萧振瀛,明白告诉他,这是山西的地界,其他部队不准任意驻扎。

    萧振瀛的回答是:山西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是中国的部队,所以愿意驻哪里就可以驻哪里。

    听上去正气凛然,其实也蛮有点耍无赖的味道在里面。

    中国地方这么大,哪里不好去,你们怎么就愿意驻我们这地儿?

    可是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情况下,不耍无赖,还能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应对办法。

    阎锡山自以为脸皮已经很厚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要强,一时也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他到蒋介石那里告御状,后者却再也不提让29军南下的事了。

    不用说,背后当然是张学良起的作用。

    留驻晋东,为29军走上成功之路创造了条件。倘若当初他们被调往江西,就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

    在晋东的那些日子里,29军的日子仍然过得很苦。如果换其他部队,也许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可是,宋哲元和他的弟兄们必须坚持。

    衣服破了,再凑合着披一披,鞋子烂了,索性扔掉,咱光脚的不怕他穿鞋的,枪支旧了,那就当烧火棍继续在肩上扛着走。

    反正已沦为宅男,哪儿也去不了,不用怕在外面丢脸。

    这次第,还是缺不了那句提精神的老俗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大任”是一定会来的,而且也不用等得太久,这个“大任”就是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29军发出通电,请缨抗日。在电文中,萧振瀛特地加了一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29军晋东练兵,从头至尾都以“枪口对外不对内”为口号,其假想敌只有一个,那就是日军。

    日人侵华,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可谓双刃剑,既标志着民族危机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军人崭露头角的机遇接踵而至。

    29军的学习榜样,就是南方的19路军。

    “一·二八”淞沪会战之前,19路军不但籍籍无名,还差点在江西战场上做了炮灰。可在那一战之后,全国皆以之为英雄,差不多到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地步。

    此时29军的处境和淞沪会战前的19路军相仿,后者的成功显然给他们以很大启发。

    本来就近乎一无所有的穷汉在敢于拼命,舍得拼命方面肯定比坛坛罐罐一大堆的富家子弟要豁得出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