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增谁的税?减谁的税?(2)(2/2)
《中国,你要警惕》作者:黄树东 2017-04-18 19:46
),即穷人边际消费倾向和富人边际消费倾向的差。
所以,提高累进税率有利于GDP的增长。
相反,减税虽然增加了富有阶层的收入和财富,却减少了社会的总有效需求,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幕后推手。此外,减税还可能导致政府债务负担加重和中下层以举债度日的后果,任其发展将埋下金融危机的种子。
我们在前文中指出,中国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税收占GDP的比重比较低,另一方面中下层感到税负较重。解决这个矛盾的切入点是调整税负结构,就是降低中下层的税负,提高富有阶层的税负。调整税负结构是调整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调整税负结构的原则,不是要让尽量多的人纳税,而是要尽量让有能力纳税的人纳税。罗斯福当年就指出,按支付能力征税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他当年“均贫富”的时候依据的就是这个原则。“均贫富”是开征个税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功能。
不过,在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税制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国家的总体税收,而是调整税负结构。它对国家税收的影响至少应是中性的。中国需要有足够的税收来推动多项社会政策,来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税负结构的改革同所谓“国富民穷”没有关系。中国的现状是富有阶层的税负较低,中下阶层税负太重,政府税收占比较低。换句话说,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税收相比,中国的情况是“国未富而民已穷”。为了解决贫富悬殊,中国迫切需要开征一些专门针对富人的税种,比如在降低中下层税负的前提下(例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最高累进税率,同时开征财产税、投资收益税、奢侈品消费税、遗产税,甚至适当提高企业所得税等等。其中企业税率我们需要多说一句。现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结果大多数富人可以通过企业所得实现避税。
简言之,中国需要减中下层的税,增富有阶层的税。改革税负结构,降低中下层的税负,是藏富于民的最好办法,惠及的是大多数。
我们建议的这个加减法符合多重需要。它符合按能力征税的原则,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需要,是扩大内需的需要。在做这个加减法的时候,中国的步子需要迈得大一点,多一点紧迫感,要坚决果断地改变中下层是个税纳税主体的现象。这应当是个税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个税改革成败的尺度。做到了这一点,大多数人的负担就会降低。
当然,增加的税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用于提高社会保障和中下层的再次分配。
做到了这些,就能有效解决贫富悬殊,提高总有效需求。中国的民族产业将面临一个不断扩张的市场容量,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其经济效益也会迅速提高。中国经济这个蛋糕就会迅速做大。
所以,提高累进税率有利于GDP的增长。
相反,减税虽然增加了富有阶层的收入和财富,却减少了社会的总有效需求,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幕后推手。此外,减税还可能导致政府债务负担加重和中下层以举债度日的后果,任其发展将埋下金融危机的种子。
我们在前文中指出,中国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税收占GDP的比重比较低,另一方面中下层感到税负较重。解决这个矛盾的切入点是调整税负结构,就是降低中下层的税负,提高富有阶层的税负。调整税负结构是调整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调整税负结构的原则,不是要让尽量多的人纳税,而是要尽量让有能力纳税的人纳税。罗斯福当年就指出,按支付能力征税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他当年“均贫富”的时候依据的就是这个原则。“均贫富”是开征个税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功能。
不过,在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税制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国家的总体税收,而是调整税负结构。它对国家税收的影响至少应是中性的。中国需要有足够的税收来推动多项社会政策,来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税负结构的改革同所谓“国富民穷”没有关系。中国的现状是富有阶层的税负较低,中下阶层税负太重,政府税收占比较低。换句话说,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税收相比,中国的情况是“国未富而民已穷”。为了解决贫富悬殊,中国迫切需要开征一些专门针对富人的税种,比如在降低中下层税负的前提下(例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最高累进税率,同时开征财产税、投资收益税、奢侈品消费税、遗产税,甚至适当提高企业所得税等等。其中企业税率我们需要多说一句。现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结果大多数富人可以通过企业所得实现避税。
简言之,中国需要减中下层的税,增富有阶层的税。改革税负结构,降低中下层的税负,是藏富于民的最好办法,惠及的是大多数。
我们建议的这个加减法符合多重需要。它符合按能力征税的原则,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需要,是扩大内需的需要。在做这个加减法的时候,中国的步子需要迈得大一点,多一点紧迫感,要坚决果断地改变中下层是个税纳税主体的现象。这应当是个税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个税改革成败的尺度。做到了这一点,大多数人的负担就会降低。
当然,增加的税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用于提高社会保障和中下层的再次分配。
做到了这些,就能有效解决贫富悬殊,提高总有效需求。中国的民族产业将面临一个不断扩张的市场容量,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其经济效益也会迅速提高。中国经济这个蛋糕就会迅速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