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章节目录 > 99.纪昀

99.纪昀(2/2)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作者:裴蘅之 编著 2017-02-10 18:14
飞扬。

    纪昀独具匠心,在对书的源流、价值的介绍中运用了题跋记的方法,打破了历来的传统,他还在整理书目的过程中发展了刘向的目录学。不仅如此,他在《四库全书》里的一些篇章中还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见解,认为文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有继承有变化,承认各种流派,反对门户之争。

    1793年,这部代表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四库全书》终于圆满完成。本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其中很多珍贵的典籍得以保存,甚至一些失传很久的书籍,在经过多方求证之后也被辑录,对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纪昀重视文学的艺术效果,内容以客观为主,不夹杂自己的情感。他的文风简朴,叙事婉转周至,说理精辟透彻,主要成就是其笔记体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他的笔记体小说继承六朝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内容不再拘泥于志人、志怪故事,其中对道家、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揭露了社会的弊端,歌颂人民的美德,对一些不情之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知识性很强。语言朴实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意趣盎然。

    此外,纪昀还参与编选、评点《契丹国志》、《河源纪略》、《八旗通志》等书,他曾用“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其个人著述收在《纪文达公遗集》与《阅微草堂笔记》中。

    【笔记体小说】笔记体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其兼“笔记”和“小说”的特征,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使作者更容易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笔记小说在魏晋时期成熟,代表作为《搜神记》、《世说新语》,笔记体小说到了清代纪昀和蒲松龄时期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它的故事更接近现实,更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