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章节目录 > 第四章 改变心态换一种方式生活(8)

第四章 改变心态换一种方式生活(8)(2/2)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作者:李志敏 2017-01-24 01:22
抑的心情,正确的做法是找亲朋好友或心理医生将自己内心的自卑情绪发泄出来,且发泄得越彻底越好。

    (2) 自我认知法。自卑的人特别看中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反应,很少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进行直接、客观的观察和评价,而且不自信的人还特别注重他人的否定评价,因此常常形成“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不行,那我一定是不行的”的错误思想,这就是自我暗示心理造成的不战自败的结局。这时,最应该做的不是“知难而退”,而是静下心来理性分析一下自己,让自己决定是做还是不做,决定做就应树立“自己不比别人差”的信念。

    (3) 精神刺激法。当一个人要处理一件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时,紧张、恐怕失败的思想肯定是有的,但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走到最后,是他能及时调整自己些许自卑的心态,当行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想办法解决困难。他首先分析事件的轻重缓急,先完成一些简单易行的工作,循序渐进,对重大疑难的问题慢慢瓦解,一步步地克服困难,在工作进行过程中给自己不断地打气,始终牢记:即使要行万里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任何事情的最终成功都是在平时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实现的。

    所以切忌在中途遇到棘手问题或出现疑难时就怨天尤人,或是垂头丧气、丧失信心,要知道许多事情的结果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虽然“谋事在人”,却“成事在天”。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哪怕一点成绩时,都应该加以表扬,以此一步步地克服自卑,取得更大成就。

    (4) 以勤来补拙。数学家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凡事只要尽全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勤奋上进。另外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遇到波折时不气馁,认真反省,用自己双倍的汗水去向自己设定的目标迈进,“不成功,则成仁”。不能总是认为别人一定比自己强大,羡慕别人而贬低自己,那样等待你的将是一事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欠缺加以弥补,对症下药,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也是克服自卑的一种手段,常言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5) 扬长避短法。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存在就是理由。音乐大师贝多芬不到30岁时耳朵开始出现疾病,后来完全失聪。起初他十分痛苦,尽量瞒着别人,避免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他曾“痛苦得不出一声”,因为做音乐离不开耳朵,就像跳舞离不开双腿一样。但贝多芬并没有陷入痛苦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他更加勤奋,勇敢地面对自己“无声”的世界,用心去编曲,用心去聆听,因而在那段时期他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聪以后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