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觉与悟(3)(2/2)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作者:杨昌洪 2017-01-24 01:37
他们本应该关注却又忽视了的一些东西。在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人们如同一只只身不由己不停旋转的陀螺,无法停下,从而忽略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情感、意识还有品质。
社会虽然在迅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有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正逐年递增的趋势,2007年已达3000万人,而2006年自杀人数已经突破25万人,其中不乏白领、大学生和社会精英。这种“心灵超市”尽管并非灵丹妙药,但它可以起到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状态,进而达到调整注意力、调适心理、选择生活的目的。这也说明了,虽然财富日益增加,但是人们的快乐并没有随之增加。
心灵的财富远比物质的财富珍贵,真正的富有是心灵中的财富。一个人真正的成功,除了创造财富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心灵的关注,也就是对身心调和的重视。如果我们真的很有钱,事业有成,人生顺遂,那么这时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告诉我们,除非拥有充实的心灵,否则人生就了无意义。
西方有位诗人,将恋人来访的日子视为生命中的“开花日”。每一个开花日他都收藏在内心深处,时间一长,心灵便悬挂起无数美丽的风景。后来诗人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与不幸,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更宽厚的爱回报社会性。对此,他满怀深情地写道:“正是内心深处所收藏的那些‘开花日’不断给我以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心灵的财富是永远也消耗不掉的,相反随着岁月的侵蚀会更加美丽而隽永!”
4.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呢?
许多人,在三十岁的时候,羡慕二十五岁,二十五岁,多么青春的年龄啊!三十五岁时,羡慕三十岁,觉得三十岁才是正有魅力的年龄。才三十五岁,怎么看起来这么老了呢?四十岁了,再看三十五岁,多好啊,浑身充满活力,怎么三十五岁时自己不觉得呢?
于是我们总是活在对过去的蹉跎嗟叹中,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想“返老还童”,于是也就越来越觉得现实不如意。
而那些刚刚成年的人,羡慕三十岁事业有成的人,羡慕三十五岁风头正盛。于是他们也开始慨叹,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
我们不该总是活在过去里,也不要总是活在未来,而是要把握现在。因为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希望的未来;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社会虽然在迅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有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正逐年递增的趋势,2007年已达3000万人,而2006年自杀人数已经突破25万人,其中不乏白领、大学生和社会精英。这种“心灵超市”尽管并非灵丹妙药,但它可以起到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状态,进而达到调整注意力、调适心理、选择生活的目的。这也说明了,虽然财富日益增加,但是人们的快乐并没有随之增加。
心灵的财富远比物质的财富珍贵,真正的富有是心灵中的财富。一个人真正的成功,除了创造财富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心灵的关注,也就是对身心调和的重视。如果我们真的很有钱,事业有成,人生顺遂,那么这时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告诉我们,除非拥有充实的心灵,否则人生就了无意义。
西方有位诗人,将恋人来访的日子视为生命中的“开花日”。每一个开花日他都收藏在内心深处,时间一长,心灵便悬挂起无数美丽的风景。后来诗人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与不幸,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更宽厚的爱回报社会性。对此,他满怀深情地写道:“正是内心深处所收藏的那些‘开花日’不断给我以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心灵的财富是永远也消耗不掉的,相反随着岁月的侵蚀会更加美丽而隽永!”
4.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呢?
许多人,在三十岁的时候,羡慕二十五岁,二十五岁,多么青春的年龄啊!三十五岁时,羡慕三十岁,觉得三十岁才是正有魅力的年龄。才三十五岁,怎么看起来这么老了呢?四十岁了,再看三十五岁,多好啊,浑身充满活力,怎么三十五岁时自己不觉得呢?
于是我们总是活在对过去的蹉跎嗟叹中,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想“返老还童”,于是也就越来越觉得现实不如意。
而那些刚刚成年的人,羡慕三十岁事业有成的人,羡慕三十五岁风头正盛。于是他们也开始慨叹,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
我们不该总是活在过去里,也不要总是活在未来,而是要把握现在。因为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希望的未来;把握住了现在,我们才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