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帝国的回忆章节目录 >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清国的官式学堂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清国的官式学堂(2/2)

帝国的回忆作者:帝国的回忆 2017-01-29 11:32


    1871年12月28日

    伦敦,12月27日电:

    从上海发出的消息宣称,清廷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1872年9月15日

    旧金山,9月13日电:

    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过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有三名身为清国官员的教师陪同着他们。

    清廷拨出了100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清廷还计划每年送出30名学生到美国学习。这批来此地接受教育的清国小姐和绅士们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因为先前一批清国学生在美国时曾受到基督教的熏染,所以这次将会在这批学生中严格传授孔子思想,让他们信仰儒教。另外,“四书五经”和康熙皇帝制定的律令也将是他们常规课程的组成部分。

    一份清国讣告

    1875年7月6日

    按大清国的习俗,当一个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人失去父母时,他总要把这件事正式通知给他的朋友和熟人,不管这些人的身份或地位是多么低微。这种通知,也就是讣告,是用办丧事专用的墨水和比例奇特的纸张写成的。

    在下面这个例子①中,如果人们注意的话,会发现讣告内省略了家族的姓氏“沈”字。这份讣告是这样写的:

    不孝男葆桢,罪孽深重,本应遭祸而亡。不料祸竟降至家父身上。葆桢,大清头品顶戴,一等轻车都尉,官授江西巡抚。葆桢父为大清道光十二年举人。

    家父本月初九染病,痛不堪言,于本月十二仙逝。家父生于乾隆五十二年九月初一凌晨丑时,享寿八十有四。家父逝后,举族哀悼,并即办丧事。

    呜呼!葆桢此刻谨告诸位亲朋,已择定本月十八、十九、二十日这三天接受吊唁,但诚请勿赠祭幛等慰礼为盼。

    葆桢率众子弟重孝守灵,跪地叩头,悲痛莫名,垂泪泣血。

    此讣告写于葆桢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