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帝国的黄昏章节目录 > 后唐末帝李从珂:哭来的皇帝

后唐末帝李从珂:哭来的皇帝(2/2)

帝国的黄昏作者:帝国的黄昏 2017-01-25 23:41
征集财物赏赐他们。

    李从珂哭计成功,马上领兵杀出凤翔城,王思同的兵马不堪一击,被李从珂打败。李从厚听说李从珂将要杀到,匆匆逃离京城,想去魏州,但大臣们谁也不肯同行,只有五十名侍卫跟随左右。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愿意救这个大势已去的小舅子,李从厚的一个亲随由于不满石敬瑭的势利行为,抽刀要杀石敬瑭,结果被石敬瑭的侍卫杀死,石敬瑭索性将李从厚的侍卫全部杀死,对李从厚还算手下留情,将他幽禁起来,后来李从珂称帝了,才杀掉他。

    不要脸莫过石敬瑭

    李从珂即位后,重用刘延朗,而这个人却只知专权受贿,其他的左右重臣也是一些平庸之辈,最出名的是中书侍郎平章事马裔孙,虽然无能却喜欢独断,只知署名不懂其他,加上又极少会见宾客,所以得了个外号叫“三不开”,即口不开、印不开、门不开。武将们也想和李从珂一样通过兵变弄个皇帝当当,没人愿为他卖命。

    对李从珂来说,最大的威胁是姐夫石敬瑭。李从珂曾召集大臣商议对付石敬瑭的计策,有人建议送还契丹被俘的将士,然后与之和亲,再每年给他们十万缗钱,就有可能将契丹拉过来,避免契丹和石敬瑭结盟,因为石敬瑭和契丹也曾交战,所以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

    李从珂觉得有道理,想派人去契丹谈判,但是翰林直学士薛文遇反对,认为契丹贪心不讲信用,昔日和李克用结盟后又背叛就是先例。李从珂犹豫之后没有再实行,作为当政者,李从珂缺乏判断力,并非大臣中没有好主意,而是他自己不会择其善者而用之。

    清泰三年(936),李从珂犯了与李从厚当年同样的错误,下令调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到郓州(今山东东平)当天平节度使,石敬瑭不接受命令,起兵叛变。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抵挡不了,晋阳十分危急。有个谋士桑维翰给他出主意,要他向契丹人讨救兵。

    当时的契丹国主是耶律德光。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李从珂之后,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长城以南,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土地献给契丹。

    当时石敬瑭已经47岁,耶律德光只有36岁,儿子比父亲大11岁,实在是说不过去。部将刘知远说:“您向契丹求救,称臣还说得过去,拜他做父亲未免过分。再说,答应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宝也就行了,不该割让土地。”石敬瑭哪肯听刘知远的劝阻,急急忙忙派桑维翰带了这些卖国条件去见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本来想向南扩张土地,听到石敬瑭提出这样优厚的条件,喜出望外,立刻派出五万精锐骑兵去救晋阳。石敬瑭从晋阳城出兵夹击,把李从珂打得大败。

    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做父亲,还请教契丹兵为什么这样快就能打败李从珂。耶律德光得意洋洋地吹了一通,石敬瑭马上表示十分钦佩,捧得耶律德光满心欢喜。

    耶律德光经过一番观察,觉得石敬瑭的确是死心塌地投靠他,就对石敬瑭说:“我奔波三千里,来救你们,总算有个收获。我看你的外貌和气度,够得上做个中原的主人,就封你做皇帝吧!”

    石敬瑭还假惺惺推辞,经部下一劝说,就高兴地接受了。石敬瑭称帝后,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无能无奈终**

    石敬瑭依靠契丹的支持,带兵南下攻打洛阳。李从珂接连打了几个败仗,被契丹的声势吓破了胆,意志消沉,成天边喝酒边哭泣,等待灭亡,哪儿还有反抗的勇气。到最后,在大臣的劝说下他勉强亲征,走到半路,又有人劝他从速用兵,他吓得不让人提石敬瑭的名字,说:“你们不要说石郎,使我心胆堕地。”

    自己无能,将领中又有不少人心怀异志,纷纷投降石敬瑭。李从珂只得逃回洛阳,更是悲观得无计可施。等到石敬瑭逼近洛阳,李从珂和皇族一块**于玄武楼。石敬瑭对他还算有点人情味,把李从珂的骨灰入殓,葬入李嗣源的陵墓中。

    虚待斋曰

    李从珂论勇敢是超乎寻常,但论智谋以及治国之道,却是个门外汉,顺势之时他勇猛无敌,竟敢到敌人鼻子底下砍倒了望杆扛回来,但最后败势已定时又吓得不让人提石敬瑭的名字。看来,让他做个武将还能杀敌立功,让他做皇帝实在难为他了,知道如此,当初又何必大哭得那个帝位呢,战死于乱军之中和**没什么区别?

    李从珂这个皇帝,成得好笑,败得也好笑。打不赢就哭,有点像耍无赖,但碰到石敬瑭这么不要脸的人,再会耍无赖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