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2/2)
《最小笨蛋的秘密: 改变命运的80个黄金支点》作者:安东 2017-02-10 16:59
边,就会发现许多人似乎都不知道他们的专职何在,因而也都不能尽到工作上的职责,到处是贪污的法官、头脑不清的律师、文笔不通的作家以及连拼音都会出错的语文老师。 每个组织总有许多人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例如,一位校长关心的主要问题竟然是:所有窗帘要高度一致,教室必须保持安静以及禁止任何人践踏或靠近花圃。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优柔寡断的政客装腔作势,俨然是果决刚毅的政治家;自命消息可靠的权威人士,到头来将过错归咎于难以把握的情况;懒散而傲慢的公务员不计其数;军事将领以豪壮的措辞掩饰行为的怯懦…… 每个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总是从下面补充由晋升、辞职、退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假如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阶层,那每个阶层的职位终将由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同时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阶层,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彼得原理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对个人来说,彼得原理的启示在于: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