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一个人和一个局
《联想局: 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作者:迟宇宙 2017-01-26 00:06
联想为什么?
1996年初冬,有一个叫陈惠湘的人开始发问。当时他是联想公关部年轻的官员。此后,研究联想管理和文化、演绎联想奇迹和神话的出版物便接踵而至,充斥于图书市场。
有人说联想的成功缘于柳传志的个人魅力,有人说是缘于“以惠普为师”,也有人说联想的崛起是因为它储备了大量人才,还有人说是因为它的管理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杨元庆曾经说过一句话:“柳总是政治家。”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柳传志曾说:“联想前面做的这些年,蓄势而已。”更很少有人注意到,柳传志曾经有一段时间闭门钻研《雍正王朝》,并且感慨地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康熙皇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被忽略的细节,这些被熟视无睹的微妙之处,恰恰是柳传志和他所执掌的联想赖以成功的特质。这些特质,累积于联想历史之中,沉淀和平复于20年之内,慢慢地变成了一种道与谋,一种典型的中国智慧。
自有组织诞生,便有管理附生。管理的历史,就是政治的历史,也就是谋略的历史。谋略,是中国智慧的典范;而“局”,则是谋略的完整过程。
局,一个字,涵盖了联想二十年的过去,也将涵盖它未来的历史,涵盖它从开局到结局的全部故事。
在本书作者看来,“局”的圆满过程,除了有局前、布局、对局、破局、结局,更重要的是对局后和局外的关照。
要理解联想局就必须理解三个问题:
◎中国企业为什么必须做起来?
◎中国企业到底要做强还是做大?
◎怎样去做?
第一个问题是联想创业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是联想的战略取向。
第三个问题是联想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是联想?
为什么是柳传志?
柳传志一代经历过“无产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6年初冬,有一个叫陈惠湘的人开始发问。当时他是联想公关部年轻的官员。此后,研究联想管理和文化、演绎联想奇迹和神话的出版物便接踵而至,充斥于图书市场。
有人说联想的成功缘于柳传志的个人魅力,有人说是缘于“以惠普为师”,也有人说联想的崛起是因为它储备了大量人才,还有人说是因为它的管理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杨元庆曾经说过一句话:“柳总是政治家。”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柳传志曾说:“联想前面做的这些年,蓄势而已。”更很少有人注意到,柳传志曾经有一段时间闭门钻研《雍正王朝》,并且感慨地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康熙皇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被忽略的细节,这些被熟视无睹的微妙之处,恰恰是柳传志和他所执掌的联想赖以成功的特质。这些特质,累积于联想历史之中,沉淀和平复于20年之内,慢慢地变成了一种道与谋,一种典型的中国智慧。
自有组织诞生,便有管理附生。管理的历史,就是政治的历史,也就是谋略的历史。谋略,是中国智慧的典范;而“局”,则是谋略的完整过程。
局,一个字,涵盖了联想二十年的过去,也将涵盖它未来的历史,涵盖它从开局到结局的全部故事。
在本书作者看来,“局”的圆满过程,除了有局前、布局、对局、破局、结局,更重要的是对局后和局外的关照。
要理解联想局就必须理解三个问题:
◎中国企业为什么必须做起来?
◎中国企业到底要做强还是做大?
◎怎样去做?
第一个问题是联想创业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是联想的战略取向。
第三个问题是联想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是联想?
为什么是柳传志?
柳传志一代经历过“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