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联想局: 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章节目录 > 第43节 倪柳或者逆流

第43节 倪柳或者逆流

联想局: 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作者:迟宇宙 2017-01-26 00:06
    在联想局中,倪光南曾扮演过一个至为关键的正面角色,但是1993年开始胶结的矛盾在1995年夏天演变为一场战争,倪光南以失败者的身份灰溜溜地告别了联想。他的弱者形象容易引起同情,而他坚忍不拔和锲而不舍告状的行动,又给人以英雄的幻象。

    倪光南通过组织告状,能告之处他几乎全告了。有关部门按照党纪进行调查,这些部门至少包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部、国家审计署和中国证监会。1997年,倪光南的状子抵到了朱镕基和**那里,朱镕基和**均做了批复,**的批复是:“采取有力措施查清有关问题并向国务院报告查处结果。”

    7月,中科院配合国家审计署和监察部,组织了院监察、审计、高企等司局,配备财会人员共13人,由党组副书记亲自带队,赴香港对柳传志和香港联想进行了调查。8月22日,中国科学院做出《关于香港联想有关问题调查结果的报告》。在这份“秘密”文件中,科学院结论是:“联合调查组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均系统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调查中没有发现个人(包括港方人员)违法违纪问题。”

    而在此前的8月31日,联想集团公司董事会出据了一个“机密件”《对倪光南同志反复举报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同志一事的说明意见》,其中说:“我们认为,倪光南同志的做法,出于个人目的,已超出正当行使公民权利的范围。在倪光南同志离开北京联想领导班子以后,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连续三年均超过100%的增长,也进一步说明了联想的领导班子以及柳传志同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国家对公司的突出贡献。”

    “机密件”说:“即使我们非常小心,也难免出现失误,如果再有人死盯住不放,不断从工作中挑出毛病上纲上线,那么企业的领导人只有两条出路,要么辞职,要么就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和企业一起坐以待毙。”

    早在1995年,柳传志曾获得一个自辩的机会,他说:“对倪光南同志告状的内容,我并不完全了解,但我相信,我所做的事情,无论动机还是效果,都是经得起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