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
《李嘉诚商道真经》作者:李问渠 2017-01-26 00:20
感谢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
李嘉诚如是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
精彩解读
李嘉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用儒家的仁义思想治理企业。再加上他重用洋人,吸收了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然后再跟儒家的仁义思想整合。他不仅用西方的他仁字当先,对员工总是宽厚仁爱,因此,赢得员工的爱戴,从而留住员工。留住员工,从而使集团内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李嘉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是一贯身体力行。一支同心同德、肯替上司卖命的军队才会无坚不摧。一个光杆司令是打不了天下的。没有员工全心全意的工作,公司如何能赚大钱而要员工全心全意工作,将心比心,就要让员工得到他们劳动的所得,关心他们的利益。
不像日本的一些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第一天,通常要做“埋骨公司”之类的宣誓。李嘉诚从不苛求员工做出终身效力的保证,他是通过做到一些程中,并非没有跳槽的,但公司行政人员十分稳定,流失率极低,可以说微乎其微。李嘉诚说:“要吸引及维持好的员工,要给他们好的待遇及前途,及有受重视的感觉。当然,还要有良好的监督和制衡制度,这是一定要有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个制度,不能山高皇帝远。否则,一个好人也会变坏。”
李嘉诚对员工既宽厚,又严厉。长实的员工回忆说:“如果哪个员工做了错事,李先生必批评不可,不是小小的责备,而是大大的责骂。他真要急起来,恼起来时,半夜三更挂电话到员工家,骂个狗血淋头的也有。”李嘉诚的骂,不是喜怒无常的“乱骂”,总是“骂到实处”。当然,也有骂错之时。一旦骂错了,他也会知错就改。往往在他冷静后,便会向被批评者赔礼道歉,说明道理。看来李嘉诚先生的“骂”术也很不一般。一般而言,在长实公司,越为李嘉诚看好的职员,所挨的批评越多、越严厉。他们经受过李嘉诚一段时期的“锤打”之后,通常又能升职和加薪。这就是李嘉诚受到了西方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影响,但多的时候,李嘉诚对员工还是宽厚仁爱的。
李嘉诚在地产与股市两行玩得顺风顺水,但是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长江实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长江地产业当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见多,减之不见少。
有人评论就说,“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李嘉诚确实很念旧,对那些帮他打过天下的老员工们感恩不尽。而公司职员也说,“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亦获得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有人提起李嘉诚善待老员工的事,说:“怪不得老员工都对你感恩戴德。”李嘉诚回答说:“一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周千和和盛颂声是李嘉诚在艰难的创业初期最重视的员工伙伴,他们兢兢业业,为长江厂服务,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们是长江厂劳苦功高的元勋。这二人就是李嘉诚初创阶段需要的那种忠实苦干的人才。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港元)上下,条件之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嘉诚如是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
精彩解读
李嘉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用儒家的仁义思想治理企业。再加上他重用洋人,吸收了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然后再跟儒家的仁义思想整合。他不仅用西方的他仁字当先,对员工总是宽厚仁爱,因此,赢得员工的爱戴,从而留住员工。留住员工,从而使集团内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李嘉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是一贯身体力行。一支同心同德、肯替上司卖命的军队才会无坚不摧。一个光杆司令是打不了天下的。没有员工全心全意的工作,公司如何能赚大钱而要员工全心全意工作,将心比心,就要让员工得到他们劳动的所得,关心他们的利益。
不像日本的一些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第一天,通常要做“埋骨公司”之类的宣誓。李嘉诚从不苛求员工做出终身效力的保证,他是通过做到一些程中,并非没有跳槽的,但公司行政人员十分稳定,流失率极低,可以说微乎其微。李嘉诚说:“要吸引及维持好的员工,要给他们好的待遇及前途,及有受重视的感觉。当然,还要有良好的监督和制衡制度,这是一定要有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个制度,不能山高皇帝远。否则,一个好人也会变坏。”
李嘉诚对员工既宽厚,又严厉。长实的员工回忆说:“如果哪个员工做了错事,李先生必批评不可,不是小小的责备,而是大大的责骂。他真要急起来,恼起来时,半夜三更挂电话到员工家,骂个狗血淋头的也有。”李嘉诚的骂,不是喜怒无常的“乱骂”,总是“骂到实处”。当然,也有骂错之时。一旦骂错了,他也会知错就改。往往在他冷静后,便会向被批评者赔礼道歉,说明道理。看来李嘉诚先生的“骂”术也很不一般。一般而言,在长实公司,越为李嘉诚看好的职员,所挨的批评越多、越严厉。他们经受过李嘉诚一段时期的“锤打”之后,通常又能升职和加薪。这就是李嘉诚受到了西方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影响,但多的时候,李嘉诚对员工还是宽厚仁爱的。
李嘉诚在地产与股市两行玩得顺风顺水,但是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长江实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长江地产业当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见多,减之不见少。
有人评论就说,“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李嘉诚确实很念旧,对那些帮他打过天下的老员工们感恩不尽。而公司职员也说,“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亦获得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有人提起李嘉诚善待老员工的事,说:“怪不得老员工都对你感恩戴德。”李嘉诚回答说:“一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周千和和盛颂声是李嘉诚在艰难的创业初期最重视的员工伙伴,他们兢兢业业,为长江厂服务,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们是长江厂劳苦功高的元勋。这二人就是李嘉诚初创阶段需要的那种忠实苦干的人才。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港元)上下,条件之艰